新冠肺炎预防指南
查看话题 >致命传染病(一):鼠疫,从未远离人类

武汉新型肺炎的爆发,不仅让我们想起2003年那个被非典肆虐的惨烈春天,还让我们回想起人类历史中经历过的大规模流行病。在接下来的 3 期,我们会和大家认真分享,人类进程中曾经发生的传染病。
回顾曾经折磨人类并几乎将一个地区人口灭绝的流行病,你会发现,人类文明和流行病的相互进化历史中,病毒的变化,人的医学和社会也因而有不同程度改变。
诚然人类的卫生条件、医疗环境在进步,但病菌和病毒同样在适应生存环境而不断进化。在生态系统中,在漫长的地球历史长河中,人类只是普通生物。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获得平安喜乐。
甲级传染病:鼠疫
适逢今年是中国农历的「鼠年」,很多人都说今年的挥春等等,除了米奇老鼠,很难创作出可爱的老鼠形态,确实,老鼠是很难可爱的。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人类的大疾病里,首当其冲的一号病——鼠疫。介绍一下,鼠疫是怎么来的。
鼠疫,一听就是从老鼠来的。老鼠身上有一种病菌叫「耶尔森氏菌」(这是由于耶尔森命名的,文章后面我们会提到。)有了这种病菌老鼠自己也会得病。但是,这种病菌并不是直接由于老鼠传给人的,而是由一种耳熟能详的昆虫——跳蚤。

跳蚤会吸老鼠的血,然后这种病菌就跟随着血到了跳蚤的体内。继而开始大量繁殖,繁殖后会堵住跳蚤的胃,因此,跳蚤就开始感到异常的饥饿。之后呢,开始寻找大量食物,去吸人的血。在吸人血的时候,因为跳蚤的胃已经被堵住,所以吸到一半,它就开始吐了,连同病菌和血,一起吐出来。人,就这样感染了。
而以上说的是,鼠疫中的第一种鼠疫:腺鼠疫。

腺鼠疫:淋巴
腺鼠疫,会导致淋巴肿大,所以在腋下、脖子下,淋巴结会肿大到像苹果那么大,然后就死去。所以,归纳一下腺鼠疫的传播途径:老鼠——跳蚤——人。

肺鼠疫:人传人
除了,腺鼠疫之外还有第二类鼠疫——肺鼠疫。肺鼠疫的染病过程大概有 2 类:1. 由腺鼠疫转变为肺鼠疫;2. 由于得肺鼠疫的人会咳嗽,甚至咳血,咳嗽产生飞沫,通过飞沫传到给下一个人,传播途径:人——飞沫——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传人。称为,原发性肺鼠疫。 因此,肺鼠疫是比腺鼠疫的传染性更厉害,因为它能通过人传人。

败血型鼠疫:黑死病
而第三类鼠疫就是最严重的一种:败血性鼠疫。从字面不难理解,就是说病毒是进入人的血液里面,所以人的身体会产生一个个圈的黑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黑死病。黑死病的染病来源有 3 种: 1. 由腺鼠疫进展而得;2. 由肺鼠疫进展而得;3. 通过伤口,把病菌,传入体内。

发病快,死亡率高
鼠疫的发病进程非常快,一般不超过 10 天,有一些甚至 1 天就发病死亡。 而且,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极高,腺鼠疫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 50%,而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在不治疗的情况死亡率更是 100%。(留意,是不治疗的情况下。) 所以,鼠疫之所以被定为人类甲级传染病之首,一号病就由于它在不治疗情况下死亡率极高。而我们之后会介绍的二号病——霍乱,不治疗情况下,死亡率在 5%;三号病——天花,不治疗情况下,死亡率是 30%。
学会于鼠疫共存
虽然,我们能了解到鼠疫是可怕的传染病,有人就说我们人类那么发达,难道我们就不能把它消除?例如天花,我们最终不就解决了吗?是的,鼠疫是很难消灭的,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人类都无法消灭,所以人类必须学会和鼠疫共存。 为什么呢?因为跟天花不一样,天花的发病体就在人身上,如果人不发病,就可以说天花被消灭了。但是,鼠疫不一样,鼠疫是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 鼠疫,主要是在老鼠的身上有。人类是很难把所有的老鼠都消灭。而且,这种病菌不止在老鼠身上有,还存在于我们现在追捧的网红动物——旱獭(就是土拨鼠)的身上。同时,也会存在于其他的野生动物。

因为我们总不能到野外,把所有的老鼠和土拨鼠等的野生动物消除,而且这种行为也有可能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不可能消灭鼠疫,我们必须学会跟鼠疫共存。
三次大流行鼠疫
人类史上鼠疫一共发生过三次大流行,每次的鼠疫都是灾难性的,而且深重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所以,在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三次大流行鼠疫。
第一次大流行:公元 6 世纪
第一次流行鼠疫,记载很少,通过资料可知道这次的鼠疫,始发于非洲,然后传入欧洲,欧洲的拜占庭帝国死亡了 1/3 人,甚至也传入了亚洲。在这次鼠疫种,全球若一共有 1 亿人口死亡。
第二次大流行:公元 14 世纪 至 17 世纪
这次鼠疫主要发生在欧洲,自 1326 年 至 1353 年,就是我们熟悉的黑死病(败血型鼠疫,3大鼠疫之一。)当时欧洲有 1/3 的人口死于黑死病。

而我们所知的一首童谣, 《编玫瑰花环》(Ring Around The Rosy)是英国著名的儿歌。一般认为,这首儿歌的起源与1664年的伦敦大瘟疫有关。在那次鼠疫中,伦敦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因为,黑死病的病人身上会长出一个个黑色的圈,溃烂,发出难闻的味道,所以要用鲜花来去除味道。所以,歌词是这样的: Ring around the rosy / rosey,
Pocket full of posies,
Ashes, ashes,we all fall down.
玫瑰做的花环,满满都是花束。灰烬!灰烬!我们都倒下!
又或
Ring a ring of roses, /Ring a-ring o' roses,
A pocketful of posies,Ashes, ashes,
we all fall down.
编一个玫瑰花圈,口袋里装满花朵,灰烬,灰烬,我们都倒下了。

这次黑死病的源头说法是源于蒙古,因为蒙古草原很大机会和老鼠还有野生动物接触,由于战争成吉思汗等人带到欧洲,开战中其中一些染病的军人由于想在别的地方登陆,由蒙古到达卡法到达意大利,一路因为大家都听闻船上有人得病而死,不准他们登陆。但是到了法国,因为消息未到达而让他们上岸了。由此,黑死病就传入了欧洲,到达英国、北欧、俄罗斯等地。

毫无经验的应对
应对这次疫情人类毫无经验,所以欧洲很多人还使用着中世纪的方法,例如:烟熏、放血、甚至是用粪便涂满全身。很多人还一直向上帝祈祷,用鞭子鞭打自己,认为这是上帝希望惩罚自己。

疫情重灾区:英国
当时的英国死了很多人,由于当时的英国:1、街道狭窄;2、污水横流;3、老鼠特别多。

忽然好了:1353年
有人说因为气候转变了,也有人说因为能死的人都死了。疫情到了 1353 年,忽然就好了起来。 不过,在往后的 300 年,鼠疫还是隔三差五地就回来了。直到 17 世纪才完全告一段落。据记载,牛顿在 1662 年回家躲「瘟疫」,在家乡的苹果树下被砸,开拓了一个科学的重要历程。所说的「瘟疫」,就是欧洲最后一次鼠疫。
对欧洲社会的重要影响:医学科学、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我们不要以为疫情只会对当下发生影响,其实它的影响还更深远。第二次大流行鼠疫,对欧洲接下来的转变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由于鼠疫,人口数量减少——农民大量减少——工资上升——由于人手不足,工资太高——开始考虑机器代替人工(第一次工业革命,尽管这是几百年后的事情)——宗教的削弱,人类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
这里重点来说说,宗教力量被削弱。由于人们开始怀疑为什么自己每天都求神拜佛,那么相信 god ,god还是不放过自己。所以,慢慢人类开转向相信接下来直至今天,我们都相信的——医学、科学。由于鼠疫横行,让医学和科学得到重要的发展,人们不再麻木相信宗教。
接着,因为人开始感受到死亡会来得如此突然,开始信奉及时行乐,也带动了「艺术」的蓬勃发展。这就是:文艺复兴。在文艺复兴中,艺术家从过去的刻画「神」,转而重点描绘「人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次的鼠疫深深地影响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第三次大流行:公元 19 世纪 至 20 世纪
这次鼠疫大概发生在 1850 年 至 1950年,起于中国云南。起初,清政府不重视,导致疫情从云南扩散至广东,再到香港,印度,甚至到达了美国。那时候的香港是英国远东最大的城市,所以香港一旦得病,就引起国际的关注。 正是因为这次大流行,人们才真正弄清楚到鼠疫。

1894 年香港向全球求援:耶尔森、北里柴三郎
由于鼠疫传到香港,香港防疫人员向国际社会求援,那时候「细菌学」刚诞生,所以许多研究人员抓紧这次机会纷纷跑到香港研究。其中有 2 名代表人物:来自日本的北里柴三郎、法国的耶尔森(就是文章一开始所说,老鼠身上的耶尔森氏菌的耶尔森)。 北里柴三郎 是日本当时一流的免疫学家,他曾在德国的科赫研究所。科赫,是微生物学的重要人物,发现肺结核菌。提出如何确定病原的科赫守则,就是传染病学中重要的守则。

法国人耶尔森 也是师出名门,来自巴斯德研究所。巴斯德,也是微生物学的创立者,跟科赫都是微生物学的重量级人物。例如我们现在常说的,巴氏杀菌法就是巴斯德发明的。耶尔森年轻得了狂犬病,狂犬病是致命极高的,他马上就要挂了,刚好巴斯德研究所发明了狂犬病疫苗,救了耶尔森一命。后来,耶尔森就开始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

北里柴三郎在国际上名望更高,在解剖得病病人的尸体时候就发现了一种病菌,于是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已经发现了鼠疫病菌。但是,在耶尔森独立研究的时候发现,北里柴三郎的研究成果中有点问题,而且他也发现另外一种病菌,并且跟北里发现的病菌不一样。所以,耶尔森随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后来,经过国际的验证,耶尔森发现的才是真正的病菌。此后,我们就把鼠疫病菌定名为「耶尔森氏菌」。
而且,他们两对于鼠疫的传播途径都有不一样的看法。北里柴三郎认为传播是从伤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但是,耶尔森则认为,传播途径更简单就是从老鼠——跳蚤——人。经过验证,耶尔森也是正确的。
最后香港的疫情,在国际的努力下,就控制住了。但是这次大流行并没有结束。
1910 年东北大鼠疫:伍连德

当时东北的哈尔滨也是远东较大的城市,不少帝国主义国家都虎视眈眈。所以当鼠疫发生的时候,日本和俄国都纷纷说要肩负起防疫的责任,借以展开自己的势力。这次日本依旧派出北里柴三郎;俄国派出法国人迈斯尼;清政府在没有专门的传染病学家下,派出当时的留学尖子——伍连德。

北里柴三郎,吸收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到达东北,让东北农民抓大量的老鼠来解剖,但是都没有发现病菌。开始怀疑这次瘟疫是否是鼠疫。
迈斯尼作为当时顶级的流行病专家,当时他认为既然鼠疫源自于老鼠,那就命人大量灭鼠。这时候大家就开始怀疑,既然老鼠身上没有这种病菌,那灭鼠的用处在哪里?
清政府派出的伍连德,出生于南洋,在英国剑桥就读,曾拿下一堆的奖学金。也是有名的流行病专家,当时才 30 多岁。伍连德觉得无论病因是什么,都应该开始基本的操作:
隔离,人与人之间应该隔离,无论起因在哪里
带口罩,既然病菌不存在于所抓的大量老鼠,传染人数又开始变多,传染很可能通过「飞沫」,也就是存在人传人,所以必须得带口罩

而这时候,俄国派出的专家迈斯尼不相信伍连德的看法,认为既然鼠疫在过往的传播都是:老鼠——跳蚤——人,就不可能出现人传人,所以一律不带口罩,在他探望病人时候依旧不带,最后受传染,身亡。俄国最后也认为清政府派出的伍连德看法是正确的,鼠疫存在人传人。
在伍连德的努力下,100天,死了 6 万人的情况下控制下来。虽然,大家认为 6 万人还是很多啊,但是同时期的印度每一周都会死亡 6 万人。

通过这次鼠疫,伍连德发现一种新型的鼠疫:肺鼠疫。而且这种鼠疫可以通过人和人之间传播。伍连德在战胜这场鼠疫后,没有放松,因为他认为鼠疫会卷土重来。于是,鼠疫后他坚持 10 年研究,为了弄清楚鼠疫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终于他发现:
东北人热爱貂皮,而貂皮有时候貂不够用,人发现旱獭,就是土拨鼠的皮毛和貂皮很像,就开始使用旱獭,伪装成为貂皮。所以,负责剥皮的工人就开始感染病菌,成为第一个传染源。这也成为了鼠疫里的经典案例。

在 10 年后的 1920 年,鼠疫真的卷土重来。在这次 1920 年的鼠疫,伍连德运用他 10 年的研究成果,花了 6000 人的死亡代价控制住了疫情。而同时期,印度造成 1000 多万人的死亡。因为抗鼠疫,伍连德还获得了诺贝奖的提名。尽管最后诺贝尔没的奖项,但这依然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抗鼠疫战。
1950 年人类发现抗生素
人们发生抗生素,例如青霉素来治疗鼠疫,所以鼠疫的死亡率从 50% 到 100%,但经过抗生素的治疗,人类可以把鼠疫的死亡率控制在 10% 以下。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现在,人对鼠疫已经不像中世纪那样束手无策。

个人卫生最重要!
不过即使我们有抗生素,鼠疫依然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传染病。我们必须要警惕鼠疫,怎样警惕?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鼠疫的途径,那么我们必须保持好个人卫生,例如:
1、家中不能有老鼠;
2、要经常洗澡,不能有跳蚤;
3、有了肺鼠疫必须要带口罩,防治飞沫传播;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
4、切勿接触野生动物,由于鼠疫病菌在自然界中是长期存在的,所以,我们要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许多传染病也是从野生动物得来的,如艾滋病和鼠疫。









现在,有种不太好的现象,国人会吃野生动物,例如竹鼠、土拨鼠;在郊游时候也会和野生动物接触,例如网上流传一段视频是一个女生用口叼着食物喂旱獭(土拨鼠),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我们在朋友圈如果发现有人吃野生动物,或者过近距离接触他们,都应该留意,这不仅仅破坏到野生动物的生活空间,还很容易害到自己和别人。
参考内容: 《鼠疫是如何传染的?黑死病从未远离人类》 李永乐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