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钟南山和73岁李兰娟两位国士同时发声:春天还远么?

昨日,钟南山院士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接受了采访。不到十分钟的视频,却掷地有声地回答了多个困扰人们心中的疑问。
一、关于疫情会不会暴发,何时到达高峰
目前是局部大暴发,而不是全国大暴发,也不是多点暴发。这次相较于SARS,非常早地启动了全国各地的一级响应,避免集会、出门戴口罩,很得力,所以不会像SARS那样的集中暴发。
疫情何时到达高峰很难绝对估计,但应该在一周或十天左右达到高峰,就不会大规模地增加了。

二、关于持续时间和两个关键措施
SARS持续了五六个月,但是这次疫情不会这么长。因为在第三波起来的时候,国家层面已经采取了强力的措施,一个是“早发现”,一个是“早隔离”,这两个措施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也会在今后产生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有足够的信心防止大暴发。

三、关于春运返程
返程涉及千万的人群,但不是很大的问题,在外面过春节14天了,感染病毒也过去了,有就在当地医院治疗了,没有就没有了。过了十几天,感染的可能就少了。当然,排查的措施不能停。

四、关于发热不是典型症状
发热是最主要的典型症状。症状很轻的潜伏带病毒者确实有,但影响有多大,需要打一个问号,不过可以肯定这只是少数。在机场、车站、口岸进行常规的体温检查,这是最典型的,要把最大多数的把握住。

五、关于病毒真正的来源
2017年最早发现是在一种蝙蝠身上,同源的,但饮食中所谓的蝙蝠刺身,很少。可能性比较大的,还是有点像SARS,通过一个中间贮主,传染给人。

六、关于治疗的药物及致死率
目前还没有完全具有针对性的一个药物,这是我们科技工作者需要做的。但已经有不少解决的办法,同时加上生命支持的技术,包括对肺、肝、心脏、肾、胃肠、血液,比17年前对抗SARS时候强多了,所以致死率肯定会降低。

七、关于传染病学和重症医学
单纯靠传染病学的专家是不行的,必须有重症医学的参加,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更好地救治病人。

八、关于超级传播者
没有很严格的定义说传多少人是“超级传播者”,应该是两个现象,一个人传播给了比较多的人,这些被他传播的人再传播给下一代。到现在为止,这种现象不多,所以个人不觉得有很确定的“超级传播者”。

就在10天前,84岁的钟南山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也就是这时候,他提出存在“有人传人,有医务人员传染”,立刻引起全面重视,全国的防护措施升级。


他疲倦缺乏休息的样子令人心疼,甚至在前几天还有传言他被感染。如今谣言不攻自破,这是我们真正的“国士”,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脊梁。
就在这一天,几乎是同时,被誉为另一国士的73岁院士李兰娟,在接受白岩松《新闻1+1》采访提问“确诊病例是否正在靠近峰值?”时回答:”目前的增加在我们的预计之中。前段时间,各个省在潜伏期的感染者都应该逐渐发病了,现在应该处于发病的高峰期。如果隐性感染的人全部找到了,感染的人全部隔离了,那在14天潜伏期之后,会慢慢往下降。所以,严格查出感染者,严格地隔离,是非常重要的。”

在问及“还要多久能出疫苗?”时,李兰娟院士说出了这样的好消息:“分离病毒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通过疫苗株以后,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制备疫苗要有个过程,拿到疫苗株需要一个半月,之后还需要一个半月的审批过程。”
在这个凛冽得一度让人窒息的冬天,来自两位国士的发声,让人感觉到了莫大的温暖。
在钟南山接受采访的最后,我们听到他关于“武汉能否过关”的判断,听到老百姓在武汉街头唱起《国歌》,这位84岁见过无数生死的老人双眼立刻湿润了,泛着泪花说:“这个劲头上来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有全国的、大家的支持,武汉是一定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瞬间泪目!
这是怎样的情怀?
是什么让他如此饱含热泪?只因他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呢?
同样如此!
中国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来没有退缩过,而是一直向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大年初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临武汉指挥防控工作。他说:“全国人民都是武汉的后盾,可以紧急调集全国资源支援武汉。”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主动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有22个,医护人员接近3000人。
我们从来不只是喊“武汉加油”,而是用行动和奋勇向前,与之同在。
临近这天子夜,湖北黄冈新闻网发出消息,黄冈版“小汤山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启用。晚上10时31分,黄冈市中心医院开始转运首批发热患者前往治疗。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也越来越有理由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我们真心地感谢为全国做出重大牺牲的武汉民众,感谢以生命在为我们保驾护航、与时间赛跑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唯一的新春心愿,是希望身穿白衣的每个你,都能平安归来。
这个冬天,太冷。但是,春天,已经不远,就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