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的苦与乐
查看话题 >重磅:你不知道的留学经历细节大公开——意大利VS澳大利亚(二)
新年好呀!
这次继续接着上期跟大家对比意大利和澳洲留学的一些细节。这次主要分析的是教育方面,本质上也是出国求学的最主要的目的。如果想看上期的可以点这里重磅:你不知道的留学亲身经历细节大公开——意大利VS澳大利亚(一)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概况
意大利:在意大利的学习过程分成两段。一部分是语言阶段,属于马可波罗计划要求的半年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的学习。比起国内的语言学习,最大的差别就是有了语言环境,意大利人老师用意大利语给你上意大利语课,同时学校安排了许多文旅活动,一边玩一边学习也不会枯燥。另一部分是本科阶段。相比而言,本科学习就不那么轻松了,这里我仅谈论的是我们热那亚大学的情况,其他大学的考试机制并不完全一样。不过总体来说,过科不易,每门课都一次性过的人应该很少很少。意大利大学教授都是终身制,迟到是家常便饭,平时上课甚至考试都会临时被通知取消或者延期。学校会找着机会给你放假,因为他们也可以不上班,意大利人都喜欢ponte(桥)式放假。记得那年五渔村发大水,导致那个学期连续三周不用上课。当然如果是私立大学懒散的问题应该要好一些(毕竟交学费的嘛)。有些大学教授兼职好几个大学,到处跑,邮件回复很慢甚至不回,课后几乎不会管你,他自己人都飞了。很多门课课堂上没有课件,电脑不用黑板也不用,尤其是文科理论课,基本是干讲,甚至搞不好变成了个人演说。理科工科可能还好一点。没有笔记对于语言不好的中国留学生来说难上加难,我最开始都是向意大利人借笔记,可是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们写的字很难让人看懂。此外,我们经济系基本没有tutorial练习课。
澳大利亚:澳洲的教育相对而言与国际接轨,教授可能是任何国家的人,不一定是澳洲人,甚至有华人。课程比较紧张,一个学期13周,一年三学期,有summer course可自选。大学教授都很负责,不像意大利不守时无组织管理。学期一开始就会发给你学习大纲和考核时间,这样你就会很清楚之后的学习计划。老师很少有架子,课后也跟你紧密联系,因为他会不停地给你发邮件。如果有问题找他,基本都会回复。课堂上有课件资料、习题,同时除了seminar,有tutorial练习课,可以说学习资料是相当充裕和丰富。
✍️考试形式
意大利:考试基本上只有期末一次,一锤子买卖,都是个人独立完成,我们系没有小组作业。最终的考试可能会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先考,口试后考,口试不过笔试重考,就连数学课都有口试,背理论或者当面答题。每学期考试季有三轮,一学期里同一门学科你最多可以参加两次,第一次和第三次或者第二次和第三次。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当场放弃,属于ritirato(撤回),不过你至少看过题目类型了,也占用了一次机会。如果不及格可以下次再考,没有补考的说法,因为每学期都有系里所有科目的考试。同一门科目允许重复考,取最好成绩。从复习上来看,你会发现有些课堂笔记帮助性不大,所以上课出勤率也不高。老师课堂上容易跑偏,考试永远回归书本,导致我在意大利的阅读量很大,但都是课本。考试满分30,有30+lode最佳,18分及格,口试成绩会在笔试基础上进行加减或者保持不变为你的最终总评成绩。每个人会有一个签成绩的小本本,大概就是下图这样。最后你要拿着你的libretto给老师签分签名。


毕业论文学校给你预留了半年,我写了60页,并不算多。答辩的过程就是你给主审老师们口述一下你的论文内容,大概10分钟左右,最后给你打分。

澳大利亚:考试基本上分为三部分,作业、期中和期末,按照一定百分比分配,比如30%、30%和40%。所以如果期中和作业完成得好,期末的压力并没有那么高。一般作业是要写论文,找资料,给reference,这个工程不小。主要是学期只有13周,第4周开始期中,期中之后陆续开始忙assignment,导致几乎没时间准备期末。而且每门课只有一次机会,总评成绩不过就要补考,从这个角度来说压力是很大。从复习上来看,基本上你只要把课堂和tutorial的内容都弄清楚,就没什么问题,大多数科目不需要额外看课本也可以通过。考试最后的成绩是等级的形式,具体不知道多少分,最高是7分(high distinction),4分通过(Pass)。
🎓学生生源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论是意大利还是澳洲,本国人都不太读研究生。)
意大利:基本上都是意大利人,中国人比例不多。因为按照姓氏分班的,我们班的中国人大概也只有3个。学生年龄段很分散,有人被留学的事情耽误了一两年,有人工作过了再来学习。如果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总体水平并不算高,中等可能偏下。如果是按照兴趣爱好选专业,建筑、艺术的比较多。但如果遭遇毕业难的问题,可能会改专业混毕业证书。同学课后互动不多,介于热那亚大学是利古里亚大区唯一的一所大学,班上的同学很多都不是热那亚的,是周边的城市要坐火车上学,上完课就要赶火车。也没有小组作业,都是自己学自己的,偶尔中国学生之间讨论一下。
澳大利亚:基本上都不是澳大利亚人,尤其是我们研究生,学生来源主要是亚洲和南美。中国学生年龄段比较集中,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并且我本来以为我这种本科已经在国外有过经历的找不到,但没想到在澳洲还是有一些,只不过到澳洲留学的目的性较强,就是移民。专业上,基本上都是商科、理工科,很少学文科。在澳洲读的是研究生,班上只有一个澳洲本地人,其他大部分是华人和亚洲面孔,所以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强,有小组作业也需要大家齐心完成。我很幸运没有遇到过猪一样的队友,几次合作的小伙伴都很给力。
期待下次与你们再见~Ciao Ciao~😘
谢谢点赞留言关注的你❤️
♥
想要听到我声音的可以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ManMan闲谈。下午4点半我们不见不散~
祝你们有一个美好的一天🌞
p.s 如果你喜欢的话,别忘了关注我哦,期待你的打赏~(有任何建议或期待也可以在关注后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