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本书
时常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两个杭州。一个杭州,那里面有焦头烂额的交通、让人喘不口气的高楼大厦、996文化盛行的高强度工作......另外一个杭州,则有微风拂面撩人的西湖美景、大片大片的绿树茶园、余音缭绕的古佛禅寺、永远爬不够的登山路线、美到让人浮想联翩的自然地名....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生活在第一个杭州,只是某些时候才会穿梭到第二个杭州,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发觉杭州像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宝藏书籍,这本书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本书里有山河湖海之自然地理,有名人遗迹之历史,更有张岱、郁达夫等文学名人加持,足不出户,便可赏风景知历史。
明代张潮曾言:“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这句话最适合杭州不过了。由于杭州独特的城市气质,出现了非常多的“杭州之书”,岁末年终就来盘点一下这一年来读过的“与杭州有关”的书。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以以实地探访+阅读的形式,带着一本书去走访古迹、看文物,顺便感受一下当地扑面而来的“气质”。
历史/文化
不管是老底子杭州人还是新杭州人,生活在这座城市就不可不知杭城的历史。而杭州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久远。8000多年前,在杭州的萧山湘湖之滨就出现了跨湖桥文化,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和漆弓;而后才又出现了良渚文化。想简单而又系统了解杭州的整个脉络,杭州本土出版社编撰的《杭州简史》算是一本不错的入门读物,它以编年体的形式,从史前年代,到吴越争霸,到钱镠立国,再到东南佛国,再到三吴都会,再到南宋天城,直至清末民初都十分详细记载。
在杭州的历史中,高光时刻应该当属“大宋南迁建都杭州”时代。在整个朝代更迭中,南宋王朝给人留下的印象便是国力羸弱但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各方面却达到顶峰。要想窥探南宋的生活方方面面,有两本书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是宋人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二是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
在《梦粱录》之前,孟元老曾写过《东京梦华录》,写得是汴京城内各个阶层居民的生活风貌。《梦粱录》亦是沿用笔记体裁描述杭州城市风土人情、掌故名物等,作者在前言即写到“池苑囿 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畴昔哉!缅怀往事,殆犹梦也,名曰《梦粱录》云。”
《武林旧事》亦是模仿《东京梦华录》的记录方式,作者周密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记录了当时的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等情况,后人在评价这本书时普遍会说:“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提供较丰富的史料。”到了明代,朱廷焕又作了《增补武林旧事》,算作一种延伸。
推荐阅读:《杭州简史》、《梦粱录》、《武林旧事》、《增补武林旧事》

文学/艺术
不少人说杭州是当代城市文学的失语者,但放眼一望,杭州却是古代文学的明珠。白居易那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将杭州推向江南之首,苏轼则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的美景名扬。而把杭州的自然风光与城市繁华写到极致的,最偏爱柳永那首:
“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迭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词后来一再在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里出现。
到了明清小品文发展鼎盛时期,一位富贵才子张岱出现在西湖边,与杭州结下不解之缘,后来他专门写下了的《西湖梦寻》,如今我们经常游览的著名景点,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相应对的记录,从北路的玛瑙寺、保俶塔到西路的灵隐寺、北高峰,再到中路的孤山、湖心亭,再到南路的净慈寺、龙井、九溪,还有外围的西溪、云栖等地均有涉猎。
张岱是记录人情掌故、世俗风物的高手,观人察物,每具慧眼,在她笔下既有山水林壑自然景观之美,也有园林景观亭台楼阁之盛。每每外出,携带一本,可随时翻阅,一一对察。
到了民国时期,又有一位散文大家写下他对杭州的喜爱。生于富阳的郁达夫曾在杭州短暂生活过,从《杭江历程小纪》到《临平登山记》,从《玉皇山》、《城里的吴山》再到《超山的梅花》,他仿若成了杭州城市的形象代言人。
及至当代,有一位作家王旭烽以杭州茶文化为背景,写下了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小说共三部,每一部名字也极好听,《南方有嘉木》、《不夜之候》、《筑草为城》,故事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吴茶清、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人物形象,在这部书里,杭州的茶文化和历史变迁都被严谨却又细致描绘出来,为此作者也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推荐书目:《钱塘江涌潮诗词汇编》、《西湖梦寻》、《郁达夫散文选》、《茶人三部曲》

饮食/生活
了解一座城市,很重要的部分是了解当地人的生活,饮食则是很好的一个窗口。杭帮菜或许是受到佛音袅袅的影响,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口味也自甘淡泊,杭帮菜里诸多经典菜式均偏爱素净清鲜之味。
在探究江南饮食文化中,南宋的几部饮食书籍颇为经典,包括林洪的《山家清供》、顾仲的《养小录》、袁枚的《随园诗话》等,虽然这部书不是专门研究杭帮菜的文集,但里面所涉猎的不少菜单食谱都能寻得杭帮菜的踪迹。
也有现代人对南宋临安城的饮食颇有兴趣,于是专门写了《宋宴》,上至朝廷的至臻佳肴,下到百姓的平民小食都一一记录,读一读,与现代饮食对照一番也颇为有趣。若想了解杭城的平民小吃,如今也有不少书籍梳理出版,比如《杭州小食记》、《杭州素食》、《小风小物逛杭州》。
推荐书目:《山家清供》、《养小录》、《随园诗话》、《宋宴》、《杭州小食记》、《杭州素食》、《小风小物逛杭州》

街巷/建筑
阅读一座城市,就要阅读城市里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依窗可眺的长堤短桥、瓦楞屋檐网上。岁月的密网,时光的褶皱就散落在这些鲜活的市井风情里。近年来,杭城的街巷拾遗工作自官方至民间,都越来越多。为了解杭州的街巷故事,在浙江图书馆大量查阅了关于杭城地理的书籍资料,不少很有历史价值,《杭州地名史话》、《杭州故事》、《钱塘拾遗》、《杭州河道社区》等,都能翻出不少人文轶事来。
而说到西湖周边的建筑园林,也可淘出不少宝贝,30多年前出版的《杭州园林植物配置研究》从旧书网淘来,让人对西湖周边的景观布置深谙其妙;而《郭庄造园手法分析》又可让人在逛完这座典型的杭州园林之外,多一层专业的了解;《西湖楹联集萃》、《亭留》则可以广揽西湖周边的楹联、亭台知识;当然还有更多关于亭台楼阁的专业书籍,留待明年一一细读。
推荐书目:《杭州地名史话》、《杭州故事》、《钱塘拾遗》、《杭州河道社区》、《杭州园林植物配置研究》、《西湖楹联集萃》、《郭庄造园手法分析》

2019.12发于random
-
卢克苏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