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贺*著(长谷川)等伯之说话画 南禅寺天授庵之襖绘(青幻舍2015年)
1
如此立体的谈日本大师的隔扇画,是单行本中我见到最好的一本。平安时代的绘卷物,充满了中国早期佛教禅机画的奥妙。
我后面要讲到最有意思的封面,杀猫刀的故事。
所谓的南禅寺天授庵,是由无关普门禅师的塔所,于14世纪中叶开山创立。到了战国时期17世纪初,由细川幽斋再兴,有净土宗莲池的优雅和庭园四季的变化而闻名于世。
长谷川等伯以水墨加淡彩绘的32幅漫画,现在在敷地内的收藏库内保管。上间北面是中国传统的商山四皓图,讲的是中国隐士的故事,中央室中的禅学插画是禅机图,因为是重头戏,所以数量也是其他两组的两倍。南边则是松鹤图,中国的祥瑞图画一变,而为清新淡雅、高洁而贵重。
宋老师先来谈谈第一部分,日本人翻译的很直接,叫four wise men。在8个隔扇上,4个老人分为三组,其中一组由两个老人骑驴,不知是东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绮里季中的哪两位,人的头和驴的头裹在一块儿,很有谐趣。
是一种马远式的绘画,可能形式上受到王维和裴迪合作的影响。整幅画作中又有4颗松树,或断或连,起到间隔或打破画面的作用。也许和辋川二十景中的斤竹岭有关系。是简朴的木质屋室内,充满了清新宜人的岩穴之味。
这本书经典就在于细节极为清晰,可以读到画家的笔触,可以有清晰的速度感和轻重落笔的奥妙。
2
禅机图是重头戏,一共有4组。
第1组是懒瓒煨芋图。中国蒙书《龙文鞭影》中称“懒残”。杨万里说这个残是指残羹剩饭,这是拾荒者的一大癖好。
唐僧明瓒,号懒残道人。隐居衡山石窟中,尝作歌曰: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李泌 异之,夜半往见。时 懒残 拨火煨芋。见 泌 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日本人说唐玄宗想把和尚请入朝中,而和尚专注于烤出来芋头的香味儿,根本无暇顾及小李泌(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主角),他实在忍不住说,和尚,你起码也擦擦你的鼻涕呀。和尚说,我的鼻涕为什么要为俗人而擦?
长谷川等伯表现的大和尚,左手拿着两个卵蛋似的芋头,右手在拨火,两个鼻孔张得大大的,猪鼻子就好像要掉下鼻涕一般,十分动人。而旁边的李泌手持笏板,恭恭敬敬站在边上,却呈现俗人的呆状。
第2组是南泉斩猫图。就是著名的封面啦。
《景德传灯录》卷八《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师因东西两堂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大众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自古以来对于赵州大师为什么这么做,莫衷一是。清代的白隐大师说,他的一刀两断,既是杀猫刀,又是活人剑。
第3组是五祖六祖图,五祖荷锄、六祖的眼睛让人过目难忘,仿如望空的禅机。
第4组是船子度夹山图,船子为使夹山和尚开悟,不惜把自己淹死,让弟子没有回头的余地。弟子原来自恃满腹经纶,佛法圆通,船子和尚一竿子把他打到水中去,让他说法说不得,让夹山和尚心下大悟,回到本来。
3
长谷川等伯的绘画不仅善于利用绘卷物的故事逻辑,把戏剧的矛盾核心展现出来。同时更是深得中国马远派绘画留白的手段。松鹤图一截,画得云影婆娑,若真若幻,十分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