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鲁豫采访了一对恋爱20多年的同性伴侣
13年前,鲁豫采访了一对生活在成都的同性伴侣,他们出生于1956年,2007年上节目的时候已经在一起22年了,他们还领养了一个儿子,组成了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家庭。十多年前,这样有关同性恋的节目还能在电视上播放,但现在这样的内容再也没有节目去关注了。

李叔是成都人,家人给他介绍了20-30个女人,但他一点儿都不喜欢。对于女人,他只会站在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但不会有任何感觉。面对家人的逼婚,他也只有一直用拖延的办法来解决。

李叔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都是封闭状态,电视机基本没有,电话通讯也没有。他整个人非常痛苦、非常苦恼,他在想为什么两个男人不能在一起。他还找过医生咨询,医生建议他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进行体育锻炼,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乱想。
在四川当地,人们对同性恋这个词有特别难听的称呼,这让李叔直到上节目都没有办法说出口。不过,下大垅曾经在一本有关同性恋的书籍里看到,四川当地称呼同性恋的方言为“飘飘”,好像也不是贬义。如果成都的读者知道的话,欢迎留言补充。

鞠叔是重庆人,198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成都一所中学教书。他对同性恋这件事情也非常压抑,所以只能拼命工作来转移注意力。
直到有一天,他前往成都当地一个同性恋聚集的“飘场”公园,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李叔。那个年代,同性恋们的线下交友场所主要是公园、公厕、浴室等地方。
在成都,他们见面的暗号主要是“借火”,通过找对方借打火机点火来识别身份。而同性恋者之间还会通过眼神来辨别对方的身份。当年3月,他们围着成都体育场走了很久,确定了关系。
恋爱之后,鞠叔住到了李叔的家里。可时间长了之后,两人的关系开始暴露了。李叔先是向大姐出柜,他准备和鞠叔结婚,也希望家人不要再给自己介绍女友。
他的大姐最先没有办法理解这件事,李叔就把自己内心煎熬的所有感受全部告诉了大姐。大姐哭着答应接受,还答应劝父母接受这件事情。家人们虽然不能说都理解,但是都接受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最终,他们还是决定结婚。拍结婚照的时候,他们瞒着摄影师说是战友关系,因为没有办法向别人出柜。他们选择了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还准备了一张奖状的“结婚证”确定关系。

两人成婚后,如果还呆在单位会觉得很压抑,他们最终决定离开单位,一起创业做生意。据李叔说,在那个年代,做生意也是被人看不起的,但是为了生存没办法。
他们恋爱结婚的举动在那个年代非常轰动,也是非常罕见的行为。和所有的新婚对象一样,他们婚后的生活也趋于平淡,也有了所谓的“七年之痒”。
1990年,李叔开始出轨新的男人,经常在外面过夜。鞠叔跟踪发现李叔和其他男人在约会,他再也没有办法忍受爱人的背叛,留下一封信后就离家出走。
李叔不忍心放弃这段爱情,前往鞠叔的重庆老家找他。大约半天之后,鞠叔就原谅了李叔。自那之后,李叔再也没有出轨,即使身边仍然存在诱惑。李叔也开始意识到,这份感情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后来,李叔收养了远房亲戚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养子。他们两个抚养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他们的儿子也上节目讲述这个特殊家庭的故事。
很多人会猜测,在同性家庭长大的孩子会不会也是同性恋,但他们的儿子是一个坚定的异性恋,还曾有过20多个女友。

从1985年一直到2007年上《鲁豫有约》节目,他们携手走过了20多年,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在当地被朋友们奉为楷模。
《鲁豫有约》曾经做过多期有关同性恋主题的访谈节目,鲁豫采访过多位出柜的同性恋者。2008年,鲁豫出版书籍《鲁豫有约·绝恋》,里面收录了鲁豫对十对恋人的访谈,其中就包括这一对,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去阅读这本书。
不过,最让网友们失望的是,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包容,时代正在倒退。现在,有关同性恋的内容虽然更多的出现在网络上,但在电视媒体上几乎绝迹,这亦是一个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