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不被关爱的学生。
《放牛班的春天》
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和一群不被关爱的学生。

这部电影是很多人的读书生涯中无法忽视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无数老师拿到课堂上推荐,被捧为教育学的经典电影之一。
据说要想做个关心关爱学生的老师,这部电影必须要细细品味一番,我的几个观影小感,希望与从事教师职业的朋友共勉。

①护短的老师最可爱了。
要想和学生打成一片,必须和他们成为朋友,共同患难共担风险。影片中马修老师包庇学生对他做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和他们一起对抗校长。

②不介意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特别是天生的音容相貌,既然缺点无法改变,那就尝试着接受。影片中学生传播取笑马修老师的歌谣,马修老师不仅没有生气,还善意地提醒唱错的音调。

③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或者合适的领域,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能够产生“1+1>2”的效果,促进资源的最优整合。合唱团成立后,派皮诺什么都不会,于是成了马修老师的助教,还有唱不好歌曲的学生成了人工曲谱架。

④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潜力是需要被发现,而后被激发的。皮埃尔有着天籁嗓音,要不是马修老师执意要挖掘,也许这才华就会被埋没一生。可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部电影中最感人的几个场景,莫过于:
在关键演出中凸显皮埃尔的瞬间

在马修老师准备乘车离开,派皮诺的那句:可以带走我吗?

现实中有许多学校中的“不美好”事件,我不希望提到来破坏这份美好。
愿人民教师可以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真正地发现学生的内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2018.11
谢谢你看完。
文:橙子
记住我的名字,还有我带给你的故事。
公举号:宁波的清晨还在下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