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厕所里的上帝,才肯让星星出来放放风。
2020的开端,倒是让人铭记于心,再过个十年也不会忘记这么一段与众不同的春节。毕竟如今的大部分年轻人都未曾经历过03年的非典,如今也时不时拾起书里记载的只言片语与父母唠嗑唠嗑,探讨探讨疫情的形势。
在家宅了大半个春节,门未迈,书未读,就连时常写的日记也未曾动笔,反而把王者打了个通透。直到今天,一个号称千年一遇的好日子,令朋友圈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有了点熟悉的感觉,找到了我所熟悉的社会,所认识的人。熟悉,并不是亲切,只是习惯,无论好坏。只是被懒惰、舒怡、安稳这些情绪占据了许久的脑海终于有了波澜,驱使着我在书柜里翻来覆去挑了本书。
书是大学时期买来的《各自的朝圣路》,印象中是自己当时买来翻了几页就堆在了书柜的散文。大学时期看书不太像初高中的时候,什么杂七杂八的书都愿意翻一翻,扫一扫,而是专挑些自己看的开心看的愉悦的书,想着即不是学习任务,也不用被考核,开心最为重要,记不记得都是小事。当时买了不少书 都是只翻了几页就被放置在角落,无人问津。
拿出书来翻了几页,倒是觉得能看下去,不似当年的枯燥乏味。只没想到看书的时候不太安分,总想着碰碰手机,眼角的余光时不时的会瞄到床边一闪一闪的绿光,更是心里悸动,蠢蠢欲动。这心理与我想看书之前完全不同,我开始害怕。是的,害怕。就像飞蛾突然失去了光芒,像大雁失去了方向,惶惶不安,唯唯诺诺的如被抛弃了的可怜虫。
我不是一个爱书的人,我看书也记不住太多,我只是喜欢看书时的安宁和纯净。在我的生活里,书已经是一种药物,在我需要的时候控制我自己的心灵。我已经被很多东西所抛弃,假如我连自己最后的土地都不在,我不知道自己该躲在何处去获得安宁?
很多时候,恐慌会让人失去了理智而躁动或是暴动,但来时汹涌澎湃,去时也不会拖拖拉拉。很幸运,我依旧被眷顾在书的庇佑之下,冗杂的想法会被净化,污浊的黑暗处有了光芒。
这个插曲应是我春节以来情绪最大的起伏了,20200202,还真不属于我这个单身狗。
拟了个怪异的标题,写着写着却还是忍不住的把这个写了进来。写这个标题只是因看到了书里写的这段话“在这个忙碌的时代,我们只能在厕所里接待上帝。上帝在厕所里可不是--这不是一句单纯的玩笑,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厕所是上帝在这个喧嚣世界里的最后的避难所。这还算好的呢,多少人即使在厕所里也无暇接待上帝,依然忙着尘世的种种事务,包括写作!”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大人物亦或是小人物眼里,厕所还真是个圣地。哦,这可能不太对,在往前推个朝代,出恭之地可是令人掩鼻绕路之处。一个肮脏污秽、臭气连天的腌臜之地在今天,有了翻身做圣地的命运。古人绝迹是不会想到的,它成了避难所,还成了他人笔下可接待上帝的场所。
走进厕所里的上帝,才肯让星星出来放放风。我有段时间没有看到星星了,我住的地方的厕所,抬起头是看不见星星的,光想看到月光照到别人家的墙壁就得把握好出恭的时辰。那我肯定是不敢用月亮的,毕竟月亮发光发的透亮,可星星,不留意,城市里的人要是能发现它出来可就真的长了双火眼睛睛。
2020的开端,更是让人无暇去关注天上的星星,我啊,难得偷栖了点时间,祈祷明天,明天醒来,一切都会变好,能看见一夜空都铺满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