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留学日记12】| 那些年我睡过的......房子们
掰掰指头数一数,前几年差不多每半年就要搬一次家。(这一篇找图片真是找的眼瞎)
因为学生身份,很多方面都不稳定,你也不知道自己在一个地方究竟会待多久,下一步发展会在哪里,所以租房子也不会考虑长租,购置衣物/生活用品的时候也会尽量考虑体积小的或是价格便宜扔掉不心疼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把自己的行李精简在两个28寸的箱子之内,方便自己随时搬家且不会累死自己。买任何东西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这玩意儿好搬吗?

第一个家
第一个房子,在德国海德堡距离火车站3站有轨电车距离的地方。在wg-gesucht上找到的。找房的机缘真是奇妙。我正在西班牙哪儿游荡的时候,看到一个德国号码打过来。晚上八点的时候我回电过去:“喂,你好….”“你好。”“你好,我是….”“你知道晚上七点以后就不应该打电话到别人家了吗?明天上午九点以后给我打电话。”“啊?哦哦好的。” 完蛋了。。。我不知道打电话还有这规矩,估计是没戏了。
但是第二天再打电话,房东大爷问清楚我的经历和来海德堡的目的之后,说道:“好的,就你了,你几月几号来,邮件提前告诉我就好了。到时候见!”
后来到了海德堡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这里找房子难度颇大,很多人去房东那里都像面试一样西装笔挺,力求留个好印象。像我这般既不会德语又没面试的外国人,一击即中,真可谓是个奇迹。
那天到了海德堡,循着google map在指定tram站下车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到了一个小别墅区。。。网站上的照片只显示了房间内部的照片,没有任何外观的指示。站在指定的门牌号前面,开始脑补万一是骗子怎么办万一电话里的房东大叔是个变态杀人狂怎么办。。。突然,门开了。几乎第一眼就喜欢上了房东爷爷。他告诉我租房子给我就一个原因,因为我实习的公司正好是他妻子的公司,所以他特别喜欢把房子租给这个公司的实习学生。
在这个可爱的小房子里,我一个人独霸二层,房间超级大,还有沙发有书桌,厨房设施一应俱全,我算度过了一段相当美妙的时间(和接下来的日子相比,这简直就是天堂啊)。夏天朋友们到我家,就坐在窗上,望着外面的小街道和这个小又宁静的街区最高的小教堂顶,来瓶啤酒,真后悔没多开几个home party。


第二个家
德国慕尼黑。这是所有需要租房子的学生的噩梦之地。来之前租好的房子,在上车那一刻被取消了。在一顿挣扎之后,我在高校学生住房支援网上找到了一个窄小的房间,虽然价格略贵但是地理位置优越。也是别无选择,再找不到房子就要露宿街头了,还要耽误功课。这个房间度过了最后的研究生求学之旅。最后退押金的时候还和房东太太起了争执,实在没太多美好的回忆。但在这里阴差阳错认识了德国挚友,值得另开一篇来讲。
很多人都说德国人讲信誉,很少骗人,但是任何文化里都有害群之马,比如我这个房东太太。下一篇就讲她的故事。
房子的图片大概就是如图所示,预算有限,又希望住的市中心一些,这是我能找到符合我所有要求的栖身之所了。


第三个家
找到工作以后,想着犒劳自己,便急不可耐的要从那个小房间里逃离出来。一确定工作便开始搜索wg-gesucht。
有天见到一个合适的小别野,立马和房东太太预约了租房面试。特意把自己拾掇的很精神去的。整个独栋小房子都是房东太太的,一层是客厅、厨房和房东住的房间,二层是房东的小女儿,一个韩国人和我要租的房间。房间比我之前住的地方,简直宽敞太多了,看起来明亮的要命。虽然有点贵,但是想着我已经有工作了,腰板也挺得稍微直一点儿。
第一眼房东太太就表示很喜欢我,临走时便告诉我,虽然这样对后面的人很不公平,但是她已经决定要把房子租给我了。房间很宽敞明亮,但是缺点是,跟房东住。。。。可能也能猜到,就是我和房东太太相处的比较不如当初愉快了,她会介意我有时候使用客厅(认为客厅包括壁炉都是她们家的私人空间),又抱怨我和她们沟通不多。
人和人的相处,也不知道哪一步,就走岔了。后来发展到,我国内朋友来看我顺便借宿,都像做贼一样。觉得没意思,好吧,那就继续搬吧。


第四个家
某天有个好朋友突然问我,有个学生宿舍想要转租,正好我也想搬家了。慕尼黑的学生宿舍,懂的人都知道,那可是千金难求,都是要排队才能租到的,租金低廉但是设备齐全,环境也不错。附近的超市很大东西齐全,地铁站也很容易就能走到。
学生宿舍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套间,每个套间大概有5-6个小房间、两个卫生间、一个还算大的客厅+厨房,以及一个足够容纳10个人吃饭的饭桌,分租给学生。但是对我而言还蛮少看到同一个小套间的室友的,基本没看到过,大家都是各忙各的,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课程安排,顶多小走廊里遇到打个招呼。有几次,遇到中国朋友生日,就干脆让他们赶到这个小套间的客厅里来庆祝,因为正好能容纳这么多人,而且几个朋友都住在这一片宿舍,交往起来很方便。
学生宿舍还会配套有健身房,也会定期举办party,但是我那个时候已经不是学生了,就没有再去参加这些party。
学生宿舍比较糟心的一点是,公共厨房的卫生状况比较糟糕,好在会有保洁员每周一次来打扫卫生,但是遇上卫生习惯不太好的室友,就有点尴尬了,有时候水池里会堆满脏盘子脏碗,导致想用也不能用。
(以下图片来自学生宿舍的官网)




第五个家
这个家,也是待的最久的家了,熟悉到我曾经在回国以后的梦里,梦到我如往常一般挎着篮子去超市买菜。熟悉到两年后回去到这个街区的时候,一下子没忍住哭鼻子了。
因为第一个家认识的德国好朋友,她的一个室友要搬家了,马上来问我要不要搬去一起住。虽然房间不大,但是价格超级合适又是市中心,所以我欢快的搬了进去,开始了最愉快的一段合租生活。而且一般德国人自己一个人住也会有很多装备,所以基本不需要添置什么生活用品,我也可以随意使用他们的蛋糕模具什么的。
除了我朋友,还有我朋友的男朋友,以及德国男生小赛赛。大家相处的很愉快,有时候周末就在厨房里brunch加聊天打屁,谁心情不好了,晚上到厨房喝酒聊天,还约着一起出去郊游。滑雪。有太多太多难忘的事情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发生了。和好朋友手拉手去夜生活再一起走回来,缺什么了和她打个招呼,有什么快递信件她就顺手收了。最最最棒的是,她嫌弃我们打扫的不够干净,干脆问我们每人每月收了10欧,然后把打扫任务给包圆了。。。。。





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是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生存的能力,基本所有的搬家都是我一个人独立搞定,或者是麻烦一个朋友稍微搬一些东西。
在国外生活,很重要的就是要记得一件事情,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不用、也不应该指望别人能帮你什么。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管好自己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更多【伪留学日记】:
【伪留学日记11】| 异乡人注定的宿命是漂泊--德国租房经验总结
【伪留学日记9】| 那些不会明白告诉你的德国社交潜规则(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伪留学日记3】| small talk是欧洲商科必备技能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