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小结&展望
好久没写东西了,这次打算小小总结一下过去几个月自己在工作方面的得失,然后明确接下来几个月的重点。
总结,过去几个月里面,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是backbone方面,能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的对该拒绝的人说no。另一个提升比较明显的地方是写作,虽然跟产品经理不能比,但是感觉在scientist里已经不错了,尤其是写那种商务跟science结合的文章,能够比较高效清楚的表达。影响力方面有点坑,本来项目是有明确商务用途的,但是做着做着这个用途就被取消了,我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搞science的东西。所以搞到最后这就变成一个有点空中楼阁的项目,那影响力肯定也就小了很多。技术方面,经济学的modelling skill提高不多,不过data scientist的方向有所进步。这个项目的主要模型是一个兼具因果分析的预测模型,要用一些ML的方法,加上自己也有意识的用python去写,就还有一点提高。
我其实有一点点隐忧,就是感觉目前自己已经进入工作中的舒适区了,赢得了老板和队友的信任,加上之前一个人在欧洲过的自由自在,现在就有点不是那么motivated。对工作本身当然还是态度很端正的,但好像缺少了一点努力学习新东西的紧迫感和好奇心。想起刚入职时自己经常晚上还要自学1-2小时来弥补技术和domain knowledge的不足,现在好像过的有点轻松。。其实也不轻松,也经常有熬到半夜赶doc的经历,不过就是觉得,被deadline赶着走的忙碌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要的是有计划,有掌控的自我进步。
以上是总结,下面说一下接下来的重点吧。前一阵组里刚进行了OLR(我司特色的员工评价会议),老板也跟自己打过招呼了,说我们尽力把它当成promo的机会。今天聊过之后目标定在了Q3。也就是五月份需要把最终资料全部提交评审。算下来现在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我觉得这三个月自己的重点要转换到准备这事上。因为依照我司的规矩,除了自己没人管你的。活儿是永远也做不完的,而且大家都是做出个大概就跑路,擦屁股的活留给下一位,谢谢。所以,我得花多点时间把自己之前做的工作写成高质量的文章,把之前不够规范的代码自动化一番,起码先擦好自己屁股吧。还要找到几位给力的评审人,再跟他们定期见面并询问意见。至于一心扑在新项目上这种事,最近几个月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另外老板给我提了一个意见,就是不要在公开场合直接怼之前多有抱怨的一个science老板(以下简称S),关于之前跟他的斗智斗勇先省略一万字。总之斗争结果就是现在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指出S的各种问题。但是,经老板提醒我才意识到,很多在我看来是S很明显错误的地方在他看来却不那么明显(因为老板不是技术出身),在自己眼中我是费劲心力为了推动项目进展不惜跟人正面刚的小斗士,但是,在老板眼中,却好像是只会生硬拒绝丝毫不给资深人士面子的难搞员工。当然,老板是信任我的,也对S的为人有所了解。但毕竟地位不同,工作不同,让他对我的处境感同身受那是扯淡,只能自己虚心接受意见,采取有技巧的拒绝方式和时刻保持装孙子的谦虚心态咯。也是,最近自己有点进入了舒适区,确实说话不够谨慎,突然想起今天中午吃饭时候S手下一哥们说的,他说自己经常刷刷题保持手感,尤其是在对S非常不满的时候就更要使劲儿刷题(用来跳槽)。哈哈,对,自己也得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尤其是想到还要继续装孙子这件事就更要继续学习了。
还是要非常感谢老板的,他是一个非常能未雨绸缪的人,让我跟S处好关系也是为了让我更顺利升上去,因为想想大老板的立场,我老板说这员工好,但他不是技术出身,大老板没法准确判断员工技术上到底是不是好到可以升职,这时候如果S过来拦一脚,各种鸡蛋里挑骨头怎么办?所以不管怎样,跟S处好关系是必须的。唉,在自己这个小世界里看问题就只能看到一个角度,但老板们提出意见之后不管开不开心,你都能从另外很多角度发现他提这个意见的原因。另外,自己之前也知道应该跟S搞好关系,但总是情绪一上来就懒得控制了,现在被敲打也挺好的,就,别飘了,该装赶紧装吧😂。
说完这些利益上要做的争取(啊,累心!),说说技术上怎么进阶吧,还是这个话题让人省心(舒适区😂)。我觉得自己要每天晚上拿出1-2小时来读上次R大推荐的期刊,跟码农刷题一样,这个读文章也需要经常看看保持手感,不然能力会退化的啊。除了期刊,还要多参加ML的讲座,然后利用晚上时间阅读讲座里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跟现在工作直接相关或不想关,凭兴趣和实用性。这最后一点的优先级一定要提上来!毕竟是用来吃饭(和换饭碗)的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