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拥有月亮的人就不会想要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素材,详细的记叙了一个原本生活安闲、拥有财富和地位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突然对绘画着迷,抛弃妻子和孩子,自愿净身出户,离开伦敦,去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忍耐了孤苦伶仃,忍耐了贫穷无助,忍耐了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却还是不愿意回到生活优渥的妻儿身边,最后他选择和救他一命的恩人一起生活,却随着自己的自由占据了恩人的妻子,之后又带着自己月亮般的梦想,隐居一片荒野中,和喜爱的女人结婚生子作画,不受世人打扰。
很多人说斯特里兰德是一个真正把自己生命的价值融入自己喜爱的事情之后,不断地用孤独的自由注入新鲜的活力,直到他从一个绘画小白变成了一个真正了画家。
《月亮与六便士》:拥有月亮的人就不会想要六便士
确实,毛姆笔下的主人公是拥有月亮的人,也是从不会想起六便士的人。
斯特里克兰德作为主人公,他自己就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人,拥有优渥的生活环境,有着善解人意的妻子,可爱乖巧的儿女,但是他却时刻想着自己的月亮。当自己对妻子和朋友提起这个月亮的时候,遭到的是一整理嫌弃和质疑,总觉得是在痴人说梦。
文中说:“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显然,他是特殊的那个人,这个特殊的人该是看透了生活的素质,才会选择追求自由。在他走之后,他的妻子并没有显得十分难过,反而只是为了包管自己在富贵乡绅眼中的形象,对外污蔑自己的丈夫只是一时兴起,玩玩而已,却没想到,这一玩儿,就和家庭永不相见。斯特里兰德知道自己的妻子爱的不是自己,而是地位和金钱,所以他选择了自己爱的艺术,放弃一切去追求月亮,再也不会记起那个让自己伤心的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拥有月亮的人就不会想要六便士
自从选择月亮之后,便再也不会顾忌他人的感受
斯特里克兰德在流落在破房子里之后,一直被德克关注着,这个德克仿若是作者毛姆一样,不管斯特里兰德做什么,都会得到德克的宽恕,并且在他落魄的时候,贫穷的时候,总是第一个伸手给予帮忙,甚至在后来,自己的妻子与斯特里克兰德相爱,在自己的家里恩爱有加,德克都愿意宽恕斯特里兰德,并选择净身出户,把自己的家产和房子都馈赠给这两个人,隐藏在其他角落,静静看着他们两个人生活。
可是,斯特里兰德只是在身体上发生了寂寞,单纯的德克妻子以为生活的平和平静将从斯特里兰德的病痊愈之后开始,却没想到,在德克妻子把自己照顾好之后,选择离开,继续追寻自己的月亮,德克妻子觉得自己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生活,便选择自杀来终结自己的两段恋爱。
在看到这一个情节的时候,我只觉得毛姆的笔触很残忍,残忍到让主人公去破坏恩人的家庭,甚至造成了家庭悲剧。殊不知,我却忘记了一个对艺术疯魔的人在沉浸于自己所挚爱的事物之后,只想着周围的事情能不能帮忙自己的艺术成长。而德克妻子就是那个不断帮忙自己的艺术成长的人。
在德克妻子照顾斯特里兰德的时候,他尽情的作画,创作出的画作让德克又一次沉沦,沉沦于画作的精髓,甚至希望社会上的有关人士关注这些画作,关注这个有天赋的画家。
《月亮与六便士》:拥有月亮的人就不会想要六便士
追求月亮的人,选择在世界中消逝
我们都知道高更的画作是在其死亡之后才开始被人关注,甚至在高更经历了贫穷之后,画作才大卖。
而斯特里兰德也是那个在死亡之时才被关注的艺术家,他在与德克妻子分别之后,又不停的流浪,最后去了塔希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妻为伴,与画为生,但却耐不住病魔的侵袭,他感染了麻风病,变成了瞎子,只能在隐居的周围活动,却依旧不忘记自己的画作,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
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把他生前的画作烧掉,那间挂满画作的屋子,烧得没有留下一块木头。
追求月亮的人,害怕自己的梦想沾满铜臭味儿,才会选择用火带走自己生命中最贵重的东西。
毛姆说:“只有诗人或者圣贤才会相信,在沥青路面上浇水,百合花会长出来回报他的辛勤付出。”
而斯特里兰德就是那位圣贤,一直在沥青的路面上浇水,长出百合花之后,却又选择掐断,让其生活在火里。
《月亮与六便士》:拥有月亮的人就不会想要六便士
文中说“撒旦为了达到目的总是会引经据典。他念念不忘一个先令可以买到十三只大牡蛎的日子。”这种鲜明又讽刺的对比,其实再一次表明了作者的立场,生活的素质不是矫揉造作和引经据典,而是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双手去看、去嗅、去听、去触摸,用自身去拥有一切,生活处自己的经典台词与桥段。
如高更,如斯特里兰德,如毛姆,如每一个追求月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