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书单
时光如白驹过隙,2020年已经过去快1/12了,这一个月里却发生了太多事情,借用朋友的话,“国内外形势复杂而严峻”。无法走亲访友的春节,好像也并不像我们曾经想象中那样安逸轻松。我呢,只好再次借助读书从铺天盖地的消息中脱离除了,完成我的年度盘点。
每年的读书盘点本来应该在元旦之前就完成的,无奈过年前的两月工作如同打仗,实在抽不出时间,只好一拖再拖,趁着春节期间来总结。总的来说,2019年读书不算少,比去年有所增加,有些朋友推荐的,有些慕名寻来的,也有一些经典。有趣的是,很多书多为消遣而读,却能跟生活工作里的事情相互印证,跟朋友交流起来也增加了自己的一些感触,有些当时写下了读书小记,而今再回头看,又有新体悟。
遵循去年的体例,仍然做一个简单的分类,逐一介绍。
Class 1 “网红”是怎么养成的?
都可算是网络文学的代表,今年大热的几部小说改编剧,一时炙手可热。
♠ 大江大河(阿耐)
浩浩荡荡四十年,一代人的不同机遇。虽然小说到2008年戛然而止,但这个开放式的结局却暗示了后面十年人物命运的发展。
♠ 鹤唳华亭(雪满梁园)
朋友推荐的网络小说,没想到也拍成了剧。作者的文学历史功底了得,人物刻画和叙事都很流畅,但略有一点晦涩。算是我看的第一部宫斗小说,以后应该也不会再看了。
♠ 长安十二时辰(马伯庸)
开篇还是很耐看,各种细节也都比较到位,中段往后略有续貂之意,到后来很有网络小说的感觉了,虽然故事情节设计很多,跌宕起伏,可是漏洞也太多,人物设定和性格因此混乱了起来。或许是野心太大,摊子铺开了收不回来。
♠ 九州缥缈录(江南)
剧集的宣传定位很高,号称东方的“冰与火之歌”,也是很多同龄人的青春记忆吧。江南的许多设定确实跟权利的游戏有很多相近,羽族和森林之子,北陆和多斯拉克草原,东陆和七国……故事围绕阿苏勒、羽然和姬野三个少年注定不平凡的一生,其中刻画的白毅、息衍、赢无翳都是我特别欣赏的角色。不过剧情感觉不太过瘾,也有点虎头蛇尾了。
Class 2 人生的真相究竟是残酷还是温情?
人间值得吗?或许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人间三部曲(是枝裕和)
内含《小偷家族》《比海更深》和《步履不停》都看完了也明白为什么叫人间三部曲,是枝裕和写亲情真是不得了。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所有的描述看似简单,却很能让人产生共鸣,东方文化里传统的家庭关系、含蓄的情感表达呼之欲出,书里对社会和群体的描写或许也正是日本经济下行和年轻人生活状态的写照,隐约嗅到了一丝我们未来的味道,很想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些永远留下遗憾的人。
♥ 如父如子(是枝裕和)
温暖的结局啊!不知为何,日本的成人小说总是黑暗压抑,充斥着绝望的气息,可是一旦涉及到孩子总是温情脉脉。很喜欢书中对日本普通家庭亲子关系的叙述,当然作者也对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做了一些自己的解读。或许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但是爱可以让我们改变,love completes everything。
异乡人/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加缪的这个短篇很经典,除了许多书评提到的关于父权、关于法治的一些思考,我看到的是个人在社会与家庭关系中的矛盾与挣扎,虽然这本书写在20世纪初,却意外地折射出当今社会的很多问题。在我的定义里,能够引起争议和广泛讨论的书也是真正的好作品。
♥ 熊镇(费雷德里克·巴克曼)
少男少女的成长多么坎坷,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在家庭关系里找到症结。“没有人说过,人生会很轻松。”“我们该如何活?如何爱?如何赢?”“这是一个小镇,却也是整个世界。这里有很多人,可最终你只读到了自己。”
♥ 边城(沈从文)
因外婆家的缘故,很多描写格外亲切。虽是一篇很短的小说,描写的东西却多。翠翠从懵懂无邪到黯然伤神,爷爷的柔情与纠结,傩送二老的坦率与挣扎。没写出来的内容远在文字之外,很值得细细品味。
♥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
什么是好的教育?虽然答案并不唯一,但是这本小书给出了一个范例。尊重孩子的天性,利用孩子的天性,合理的引导,才能培养出人格完整、自信健康的人才吧。
Class 3 魔幻和科幻哪个更真实?
带着浪漫情感的魔幻现实主义和充满哲学思辨的科幻文学,究竟哪一个距离我们更近?
♣我是猫(夏目漱石)
爱猫的作家很多,以猫的口吻写作的可不多。猫眼看人,却意外的通透、真实,里面描写的一些日常琐碎与人际交往也挺耐人寻味,不过夏目老先生这个小说情节性不强,没事了读来消遣尚可。
♣ 流浪苍穹(郝景芳)
“天空不言,大地见证我们的诚实。”郝景芳的科幻哲学意味很浓,文艺、思辨、细腻。火星人是人类吗?人类的发展是循环往复吗?意义存在吗?存在又是为了什么?我们看宇宙的时候应该想些什么?书中的地球社会和火星社会是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在互相审视对方的时候,普通大众默认自己所见所闻,接受统治者的说辞,认为彼处水深火热;思辨者看到自己所处社会的弊端,向往对方的所谓自由。这不都也是一种投射吗?或许每个人都更宁愿相信超现实的意象。
♣ 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
村上的书里一如既往的时间线和故事线交错反复,译者很多时候都是企图保留日文表达的韵味。整个故事读起来让我想起很多其他的故事,追逐月光的斯朱兰先生,1Q84的女杀手,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意无意的,村上把很多意向整合在了一起。作为结局而言似乎故事没有结束,理念也好,隐喻也好,其存在意义或许就是让我们更好地生活,终究是要相信点什么。命运也好,时间也好,无论如何都在滚滚向前。这也是“我”在最后悄悄对女儿说出“你最好相信哟”的深沉意味吧。
♣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继霍乱时期的爱情之后再读马尔克斯,翻译过来的西语作品带着一股探戈的气息,意乱情迷中夹杂着独特的逻辑。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百年孤独是很多诺奖作品的源头。只不过人物名字实在太难记了,能读下来真的是勇士,读后感在下面的书评里一并提及。
♣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奔着诺奖而来,又掉进魔幻现实主义的“坑”,好多次我睡前读完几段,脑海里不断回想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然后又把太古和百年孤独、丰乳肥臀去做比较。都是长时间线,跨越几代人,都有战争背景;都围绕一家人的故事展开,其他人随着情节发展出现,又随着情节发展离开,主人公一家的描写总是着墨最多;都是以小见大,貌似讲很多琐碎小事,却又能把大的历史进程和不少生活要义一以蔽之,我想不同的人必定能看到不同的侧面;都没有完美的人设,特别是主人公一家,都有些令人难以启齿的弱点或者毛病,而作者丝毫不避讳这些,人物刻画既真实又魔幻;最后一点,或许故事都没有结束?留白有许多,让人猜测的也很多。不同的是,太古构造了上帝和天使,这些描写让人感觉有些割裂,但是当以不同视角来看待发生的事情时,得到的结论颇为有趣。从这一点来说,太古的哲学意味更浓,书中对于生命和死亡的阐述也颇多,很值得玩味。总体来说,我很喜欢这部作品。
Class 4 平凡生活的小确幸与英雄梦想
珍重此刻,活在当下,尽情享受现在的生活。
♦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
单凭作者经历了集中营并且创立了自己的心理学派,就让人觉得很信服。“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 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家庭和朋友的爱,对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 活着本来单纯(丰子恺)
先生文笔纯粹质朴,可爱至极。保护好自己的本心,虽然很难,确是这一生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梁公真性情,温暖好父亲。
♦ 爱你就像爱生命 (王小波/李银河)
书信集的一大作用就是可借以了解一个人,他的性格、价值观,乃至他的行为习惯。神仙爱情。
♦ 一见你就有好心情(利兹•克里莫)
超爱利兹的这些漫画!最美不过有人相伴,感谢亲人和朋友们!
♦ 我在故宫修文物
这是一群在平凡生活中仰望星空且拥有英雄梦想的可爱的人。
♦ 偷饮瓶中的星空(彼得·梅尔)
爱酒的人会喜欢看,一本科普葡萄酒的侦探小说,是不是很神奇的组合?
♦ 一条狗Ⅱ(使徒子)
好多年前在微博上追的无厘头漫画,偶然发现出了书来补看,图一乐。
Class 5 与诗词为伴的时光
人生虽然艰难,但与诗词相伴就觉得有了慰藉。
△人间词话(王国维)
年前的睡前读物,对很多诗词有了新的认识。再辨静安先生的“境界”理论,与中学时代读边塞诗自己提炼的“怀-情-境”颇有共鸣之处。“言有尽而意无穷”,以有限之言述无边语意,和自然科学简洁公式的完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 六神磊磊读唐诗(王晓磊)
唐代真是令人神往,初唐四杰、盛世李杜,每一个名字都熠熠生辉。六神主业读金庸,讲故事也是好手,不见得多真实,倒也有趣。
△ 诗人十四个(黄晓丹)
“以现代心理学视角解读古代诗人,以诗词的幽微之美共情现代心灵。”作者师从叶嘉莹先生,擅长把古诗词具象化、现代化,特别是对陶渊明诗的解读,让人印象深刻。
Class 6 方法论与实践
我们的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幸福的道路上不断尝试。
○原生家庭: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
最近原生家庭被妖魔化了,我想作者最根本的思想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而活,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对自己负责的结果,不需要对谁委曲求全,哪怕是挚爱亲朋。原生家庭的问题仅仅是人生诸多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已吧。苏珊关于成人的一段描述颇为精妙,虽然不免有鸡汤之嫌,可那不正是我们生而为人应该追求的吗?“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会经历一个艰难而疲惫的过程:准备好应对挫折和失误,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地磨炼自己。焦虑、恐惧、内疚和困惑对任何人来说都无可避免。但这些魔鬼将再也无法控制你。这,才是关键。当你可以更好地把握过去和现在与父母的关系时,你会发现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和自己的关系,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或许是平生第一次,你将拥有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 所谓不惑、知天命,乃至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样的成长过程啊!
○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佐佐木圭一)
原理简单的话术,如果加以刻意练习,应该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吧。能让周围的人更加舒服,稍微用点技巧也无妨。很日本。
○ 动机与人格(亚伯拉罕·马斯洛)
系统介绍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是他心理学体系的完整体现,比较像教材,但是可读性还是挺高的。
○ 简单的逻辑学(D Q 麦克伦尼)
基本可以认为是一本术语解释,浅显易懂,但偶有感觉翻译有失准确。许多观点没有给出论证,需要自己去消化推理。算是个不错的入门吧,跟之前看过的心理学书籍很多概念能匹配到一起,但是融会贯通就需要花点功夫了。
○ 摆脱疲惫感(Owl of Minerva,知乎一小时系列)
从生理学角度解释疲惫感,其中关于耗尽状态(exhausted)的描述很值得现代人警惕。咖啡虽好,也要适量。
○ 半小时漫画系列(世界史/经济学)(陈巍)
比较适合小朋友吧,趣味性有余,知识性不足。
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希望2020读书不停,笔耕不辍,争取多写点东西。
评选一下2019年度TOP5吧:太古、一见你就有好心情、边城、人间三部曲、活着本来单纯。不知道你比较喜欢哪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