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结束,不要让生活只剩下数葡萄干
2020年的春节,可能很多年过去都会回忆起这段不得不坐守家中的艰难时光。
外有疫情感染的恐慌,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疫情防治的最新动态,内是被打乱的生活,对突然多出来的十天假期无所适从。
这些天,看到许许多多吐槽在家无聊至极,掰着指头等待开工的状态段子,全国人民都在苦中作乐,发明打发时间的新方式,在家数葡萄干瓜子树叶瓷砖,有心人整理了简单小游戏集合,浴缸钓鱼……
在忧心疫情进展的同时,我们的生活仍要继续。突然不需要工作,无法出门旅行,足不出户的日子里该如何享受这段难得的、希望未来不会再有的假期?别让空虚胜过时间。
这是一个心态与自处的命题。在家待到心态要爆炸,爆炸是十天,不爆炸也是十天,何不让自己开心一点呢,试着接受这份本不想要的时间馈赠。相比疫情下的人间疾苦,我们是幸运的。
01爱的陪伴
在这长长的假期,大部分人是和自己、和家人相伴,偶尔还会生出祸福相倚生死与共的苍凉感。但除了外患,还有内隐,小半个月家中朝夕相对,没办法外出透透气给彼此一点距离。
见微知著,和父母、爱人、孩子的相处更是一个难得的考验。
曾有人统计过一个数据,在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长久。假设一年只有过年7天回家和父母见面,不算聚会应酬按照一天相处11个小时来算,以20年为周期,在这20年中相互陪伴的时间,大约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2天。而人生有多少个20年呢?
看到有个豆瓣网友发了一条状态:父亲去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而最后一次见面是两人之间激烈的争吵,感觉自己很不孝,后面是三个哭泣的小表情。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可能到某个特定的时刻才能体会。盼望大家不要有这样的遗憾,珍惜这段陪伴的时光,用新的眼光发现生活的诸多小细节,认识父母的另一面。

对我而言,半个月的假期实在难得,毕业工作以后很少有这样大段在一起的时间。发现爸爸妈妈更多的可爱之处,虽然妈妈唠叨我健忘粗心懒宅,爸爸嫌弃我切的水果“太丑吃不下”。
「贤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 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丈夫心里依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
——箴言书31:10-12
我看到妈妈真是一个贤德的妇人,每天变着花样预备一日三餐里外操持家务,我想一辈子都不会烧出比妈妈做的更好吃的菜。
爸爸凶凶的外表下,练就了一流的土味情话,每早晨给妈妈预备好蜂蜜水,督促她喝下;睡眠的生物钟之准,也让人叹为观止。
有时候他们孩子气的争吵,叫我暗自偷笑。更看到神的恩典充满在家中,每天一同为武汉为灾情为家人朋友同心祷告,在爱里没有拦阻。
每个家庭都各有不同,不同的相处模式说话表达方式,珍惜难得的聚首。哪有什么来日方长,用这个假期多陪伴父母家人,拌拌嘴吵吵闹被嫌弃被投食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02 阅读
在不知道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首推阅读,试着探寻读书的乐趣。它大抵有那么一种短暂的脱离现实、掉落在书中“私人领域”之感,空间时间被延展成无数的枝丫,汇聚成时空的隧道任你穿梭。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被动待在家中无法出门的时期,阅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我非常认同毛姆的阅读方式,他认为读书是一种享受,如果不享受着去阅读,毫无益处。没有人必须要读诗歌文学、哲学小说、自我增长的书籍,必须带着愉悦的心情去阅读才行。
谁又能保证能带给一个人愉悦的书籍就一定能让另一个人愉悦呢?

如果刚开始涉猎,毛姆的小说可读性非常强,也是一位非常具有共情能力的作家,他遗憾自己的文学造诣没能像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狄更斯这些历史上的大家并肩,但我很喜欢他的作品,有共鸣有愉悦就已足够。
一月份因为生病疫情各样事情接踵而来,在家中的时间无限延长,春节回家前迅速在网上买了许多书囤着,现在想来是明智之举。
算下来一月份大约读了10本书,要是接下来每个月都能有这样的阅读量,2020年的读书计划可以超额完成。
很难说读书带给我什么,学会了什么,这些年我记不清追过的美剧韩剧日剧,但在书籍中它带我撞见隐匿其中的万千世界,学会理性温柔地看待变化。
选择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没有谁可以评判,各凭喜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万里路很难,从万卷书开始吧。
03 看清自己的需要
不论空虚、快乐、满足、需要这些都是主观个人的感受,找到一个自我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追剧看电影,这也是我的一大爱好。这段时间追锦衣之下,嗑糖磕CP磕的有点上头,看一两个小时少女心得到充分满足。
如果除了看剧无事可干,每天看五小时、十小时,这就不是享受,而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煎熬。这种看完以后什么也没留下的空虚感很可怕。
但我有个朋友在腾讯工作,996加班是常态,能有现在这样一个长长的假期简直不敢想象。她很享受快乐肥宅水的日子,吃完早饭倒头睡起来吃午饭看剧嗑瓜子,据她反馈怡然自得。
所以随时察看自己内心当下的状态,制造”愉悦感“。看剧要是觉得乏味没意思立即停下;在家呆到心态要爆炸了,戴上口罩在小区里溜达,或是做个运动消耗精力;睡觉睡到毫无幸福感,调整生物钟…
爱好多储备几个,你一定能找到比「数葡萄干」更有意思的事情做。抖音快手刷刷无碍,但天天刷就没劲了。

一月份这么难,试着开始立新年的flag,用仪式感驱散恐慌感。长远眼光来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帮助你学会和时间相处。
去年很开心学了社交拉丁舞,在家虽然没舞伴,但我有枕头。花一点时间跳跳shine, fusion,虽然跳的不怎么样,但自娱自乐也已足够。看到工作室的伙伴在家打卡跳舞,欢快的气氛也冲淡了春节的冷清。
有人喜欢用视频、摄影、绘画、创作来记录,而我喜欢用文字。
空闲之余花时间写作,文字输出是自我对话的一种方式。这段时间接收到太多太多的信息,大到疫情民生人心疾苦,小到画地为家的生活,情绪在不停地转换,脑子像一团麻线需要找到一个支点表达。
也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学习如何拍摄剪辑vlog、根据最近的心境写了歌词朋友作曲……
简单地从「想做这件事」出发并认真对待,没有什么生来擅长,别太逼着自己也别轻言幻想,在学会享受时间的同时暗暗推一把,多出来的假期就没那么漫长无趣。
这篇文章没有聊任何疫情下的阴霾,那些遥远的近处的哭声。私心地想把内容聚焦在我们每个人普通的生活家庭。相信疫情终将过去,也更知道平凡可贵,盼望大家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人、更有益的事上,珍惜赋闲家中的平安。
祝福大家都能找到比数葡萄干更有意思的事情做。🌹
公众号:小瓶盖的随想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