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
其实我也没有想好这个怎么写,要写什么。。。
我的大致印象是这样一段的对话:
“你为什么出家“ “无欲无求,见到白云也喜,见到乌云也喜,一草一木,风动风静,内心平和。。。“
“人世间的疾苦怎么办“ “每个人照顾好自己的内心,也就没有苦了”
对于佛学,我想到了这首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还有这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李叔同,弘一大师最后留下的四个字是“悲欣交集”。 小小的一个想法,佛学讲的是“放下”, 基督教讲的是“忏悔”
放下,放下,再大的功德也不要去惦念;再大的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云淡风轻,因为本来就无一物,不用去贪念功名利禄,贪嗔痴。。。
“忏悔“或者”祷告“,因为每个人都有罪,要去忏悔,说出自己的罪, 你已经有罪了,上帝还对你这么好,你应该感恩,祷告。
比如,人在职场,人与人之间有利益冲突,有碰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你喜欢这个人的观点,不喜欢那个人的观点。。。,难免产生爱和恨;
你应该放下,不要有爱,也不要有恨,只是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还没有放下,起码应该去“忏悔”,向上帝承认你自己的罪。
七宗罪(拉丁语:septem peccata mortalia;英语:seven deadly sins),天主教称七罪宗,或称七大罪或七原罪,属于天主教教义中对人类恶行的分类。归入这一类别的,能够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为或习惯。罪行按严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傲慢:骄傲,你不曾骄傲过嘛,人为什么会骄傲,觉得其他人不如自己吧,从而产生的小开心
-嫉妒,为什么嫉妒,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的不开心;
-暴怒,容易愤怒的人本来就是身体中的胃不好,怒其实是狂躁症,也就是IED(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阵发性暴怒症),是一种病,得了这种病反而是要被同情的;
-懒惰,这个没啥可说的,没人会说自己一直都很勤奋吧,起码人群中90%以上的人或多或少懒惰过
-贪婪,刚才说无欲则刚,可是在这个世界里有几个人做得到,有了欲望之后,还一而再再而三想要,这就是贪婪了
-暴食,也是一种贪婪,对食物的贪婪;
-色欲,也是一种贪婪,对美色的贪婪;
扪心自问,谁没有或多或少的罪呢?
而基督教的“忏悔”让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罪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是一种健康的理疗方式;
我说过,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做错了一件事情,好人知道自己错了,会忏悔;坏人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是那句话,真善美,真的就是善的,就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