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咱老陕家家做凉皮为了个啥?

放春节假以来,我们一家三口一直在家里,躲疫。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于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姑舅妗子姨。疫情消息满天飞,最初的慌恐紧张逐渐麻木后,生活简单到了吃吃吃,睡睡睡。吃和睡之间的缝隙就由刷手机填塞了。而这单调无聊之中居然还滋生出了一些类似于养猪的暂且平静安稳的幸福感。
于是更加心安理得地吃吃睡睡刷手机。反正咱也不信谣,咱也不传谣,刷手机就是在朋友圈里看看别人的各种晒:晒年货、晒红包、晒口罩、晒年夜饭、晒空荡荡的街景、晒娃、晒媳妇、晒别人媳妇、晒凉皮、晒凉皮、晒凉皮……
啊,虎躯一震,突然发现,家家户户都做了凉皮,吃哩,秀哩。透过手机屏幕,我仿佛看到了一张张刚吃过凉皮后的红油辣子嘴,那么满足,那么性感。
嗨,外地的朋友不好说,反正咱三秦大地正在掀起一股在家做凉皮的热潮。什么穰皮子、米皮子、烙面皮、擀面皮、醋粉皮子……家家拿出争当网红的劲儿,耍着花子在网上争奇斗艳。
乖乖,俗话说,每逢大事,必有一吃。
想当年,金兀术侵我大宋,杭州军民不就是人人都吃定胜糕吗?
想当年,朱元璋起兵反元前夜,不是老百姓家家做月饼为信吗?
这疫情四起,全民皆兵的特殊期间,咱陕西冷娃躲在家里吃凉皮到底是个什么缘故,什么说法?
是凉皮里的油泼辣子蒜水水能杀菌消炎预防疾病吗?
说实话,我爱吃肉丸糊辣汤,爱吃牛羊肉泡馍。陕西小吃里,我对凉皮是顶不感冒的,一年也就机缘巧合吃上那么机会,礼节性的,像逢年过节年走亲戚。我媳妇那是实实在在地爱吃凉皮。女同志啊,确实爱吃凉皮。外国人来西安,看凉皮摊摊上挤得都是大姑娘小媳妇,问吃的是啥?导游不知道该咋翻译,就说,哦,那是圣女面。
我媳妇看得眼馋,其实看过西家看东家,人人都把凉皮夸,这一番轰炸,我也沦陷了,我这平时不吃凉皮的食肉汉子也是不由得食指大动,口水暗涌啊。
我和我媳妇一合计,决定学样呀,跟风呀,随大流呀。哼,我们也要做凉皮,不但要做,还要拍照片在朋友圈晒呀。让我们一晚凉皮吃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面粉是有的,春节前媳妇单位发了一袋子。我们翻箱倒柜找蒸皮子的锣锣。结果是,没有找到,没有找到,没有找到……绝望中都有回音了。
我俩面面相觑了。嗨,过日子就有这种古怪,用啥寻不见啥,不用的时候它却杵在你脚底下绊你哩。现在上淘宝,也没有快递小哥给你往家送啊。
纵然是凉皮虽好,千般滋味,万种风情,奈何没锣锣,做不成,意难平。
事到如今,腆了脸找人借锣锣吧,小区院子里好些熟人家里都有,平时都不是难事,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可是这几天,我贪生怕死,没有拼死吃河豚的勇气,不敢出大门一步。就算我戴了口罩冲出去,估计人家也不敢给我开门呀。
人这东西就是个怪,越是吃不到,越是觉得香。所以人人心里存着个念念不忘的初恋啊,除过我。
唉,我家离幸福只差一个锣锣的距离。
唉,万事俱备,只差锣锣。
唉,家里没锣锣,万事成蹉跎。
没有锣锣,只能眼巴巴地看手机里别人家的凉皮大餐哦。当我看到朋友柳大丸家也做凉皮了的时候,我忍不住拍案而起了。要知道,他们家是不吃辣子的。鄙视之,没有油泼辣子的凉皮是没有灵魂的。可是,有没有灵魂暂且不说,人家好歹有凉皮啊。
要不是没有快递了,真想叫个“魏家凉皮”的外卖。
一直馋到了立春那天,本来立春应景的吃食是春饼,结果凉皮的风头依旧强劲,从朋友圈反馈的数据来看,做春饼的远远没有做凉皮的人多。凉皮不凉,凉皮很热!就连一些身在南方的陕籍人士也拿起锣锣动起来了——咦,他们的锣锣哪里搞的?

没有拔毛钳子就不吃带毛猪了吗?人民群众在吃的上面向来不缺乏聪明才智。想当年,我和老婆漂泊在异国他乡,想吃一碗慰藉乡愁的手擀面,没有擀杖,机智的我们不就是找了一个酒瓶完成的吗?
我媳妇急中生智,找来了一个烤箱里做披萨的烤盘和一个不锈钢的洗菜盆来代替锣锣。真是别有意趣,别开生面啊。
就这样,我们家的做凉皮活动拉开了序幕。
调面水、洗面筋、烧开水、蒸皮子……那边厢,我媳妇一顿操作猛如虎。
捣蒜泥、泼辣子、烫菠菜、炒洋柿子、切黄瓜丝……我这边,一鼓作气,忙而不乱,调度有序,井井有条,自有将帅之风。
一扭头,我闺女早已端坐餐桌,只等开席。
凉皮一上桌,手机先杀毒——多角度,多细节、多风格拍摄。戏做足了,这才开咥。
真真切切吃到嘴里,心里冒出了著名网红吃播老乔的经典三句赞:
“美得很!”
“嫽咋咧!”
“再来一瓣蒜!”

吃了一半才意识到,忙着做凉皮,忘了烧稀饭。媳妇埋怨了我,我低头没有言传。
没有言传,是我在思考,这股子凉皮风的兴起原因。
我总结了五点:
第一,还是源于陕西人民对于凉皮深入骨髓的热爱。在陕西,凉皮的流派各异,吃法众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大小小的凉皮店遍地开花,以凉皮为重的“三秦套餐”养育了一代代陕西人茁壮成长。要不然,为啥西安火车站的顶上要竖起来巨大的“面皮”二字呢?

二是,非常时期,足不出户,憋啊,一个个闲得蛋疼,睡觉睡得腰疼,手机刷得指头疼。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想着花样在家操练起了厨艺:烤蛋糕呀,包包子呀,翻出锣锣蒸凉皮呀……做凉皮,好操作,容易找到成就感。你看锅,我剥蒜,全家动手真和谐啊真和谐,其乐融融乐翻天呀乐翻天。
三是,虽然这是个最不像春节的春节,但是一冰箱的卤肉炸鱼酥鸡八宝饭消耗地也差不多了,一肚子的油水靠普洱茶是杀不下去的,非得请出酸酸辣辣的凉皮不可。据说,这股子凉皮风潮是讲究吃完凉皮还要喝干净碗底的醋水水的。
四,美食是有巨大的抚慰功能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然失恋的痴男怨女为啥喜欢暴饮暴食?疫情不除,人心不安,何以解愁,唯有吃喝。陕西人爱说“一吃一喝,啥都不落”,这是何等洒脱。一碗凉皮下肚,嘴巴肠胃舒坦了,人心也就安定平和了,也有劲儿继续在家里躲疫了不是。
五是有赖网络的推波助澜,你晒我秀,人心从众,凉皮盛宴,遂成狂欢,不拜年,不串门,躲在家里吃凉皮。也算今年春节的新民俗。谁家没做凉皮,就像没贴春联,没看春晚,总觉得缺了点啥呢。
嗨,又不是开会发言呢,还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好了,不扯咸蛋了,我要去发照片,秀一下我家的凉皮,以此抒发我的良好祝愿:
愿世界和平无死伤,
愿四季有景花芬芳,
愿无疾无病人康健,
愿凉皮爽滑辣子香。
蟠桃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蟠桃叔《苹果园》:淳化的青春爱情故事不过是,当穆桂英遇上了贾宝玉 (1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