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短片《看电影》镜头语言分析
文/顾慕斯

大光圈使背景虚化,前景的突出与后景的虚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被摄主体,也引导观众去注重这个角色;
这是一个近景,能够让观众更好更直接的看到故事中这个人物的长相,面貌;然后通过演员的面部动作,可以展示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这是一个活泼的,调皮的小孩子。

这是一个中景,并且没有虚化背景强调开进村的电影放映车,而是全面的展示了放映车开到村里来,小孩子们的开心和激动,暗示一种欢乐的即将到来,真实反映出当时那个年代的人们对“看电影”这件事情的反应和农村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好奇,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基础文化建设落后的情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环境。

这个镜头导演虚化了背景,刻意将两个人放置于画面的正中,目的是为了引导观众注意到这个故事中的另外两个主人公,为故事中乡村电影放映员和村姑之间的懵懂情感埋下伏笔。而且形成了一种对称的美感。

这个镜头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构图,两边白色的幕布形成大片的留白,把观众的视线聚焦于屏幕的中间的小孩子身上,体现出小孩子对电影放映原理的好奇,也间接体现出小孩子的活泼可爱,天真烂漫。

这个镜头采用了一个比较特别的视角,前景是孩子们的脚,后面是前来看电影的村民,景深较大,更好的交代了环境,反映了当时农村看电影条件的落后与艰苦,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座位而是席地而坐观看。

这是一个大全景,不仅交代了山村的环境,四面群山环绕,交通闭塞,也将当时的农村电影放映现场的情况真实的还原,座无虚席间接反映出当时中国农村精神娱乐项目少之又少,看电影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之一,所以大家纷纷来观看,也可以看出大家对“看电影”的喜爱。

这个镜头展现出孩子们的活泼可爱和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短片中导演通过光影艺术的结合,把原本看起来毫无新意的几个事情联合起来变成了一场记录的闹剧,间接展现出中国农村人民的朴实与乐观,导演通过自己对电影的独特认知和影像风格的掌控,表达出自己对农村那种独特的情怀。

这个镜头将中国皮影戏的元素也通过戏剧化的设计被展现,天渐渐暗下来,但电影还未上映,躲在银幕背后的放映员的一举一动都被呈现在银幕上。这个镜头前景是前来观看电影的人们,背景是两个放映员在吃饭的场景。

这个镜头前景是村姑,后面是电影放映员,一束光似乎把二者联系起来,两人从画面上看似乎是挨在一起的,但实际上两个人之间是有一些距离的,这反映了青春羞涩的少年少女的情窦初开。
这里村姑的一个回头还有放映员意味深长的眼神印证了之前所说的埋下伏笔,两个人对彼此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只是都没有点破而已。

这个镜头是一个全景,充分的展现了每一个细节,记录了电影开始播放之后大家聚精会神看电影的场景,一束光打到银幕上,放映员给封闭的山村带来了电影,电影来了,梦就来了。只有生活才会有灵感,导演把电影变成了一种美好的梦,让大家充满向往。
-
鱼的记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0 14: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