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1.36-事件之间的关系 & 阶段性小目标
(实际写于2020年2月10日)
这周在尝试写老五part二的细纲,在写的时候,没有想象的顺利,结果有三条线并列了,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这三条线在内容上并不相关,是不可能一直同步发生的,不可能如此契合穿插。
于是将三条线上的内容细化、设想出具体的场景后,就知道,该有怎么样的先后顺序了。
为此,需要给N靶法的使用,打一下补丁,具体分析一下不同线索之间,事件的关系。
这里拿《末路狂花》作为举例。
其一,串联
这里有两种情况。
①是首尾串联,事件的发生,有其因果关系,因为A所以B,因为B所以C。
影片《末路狂花》当中,因为塞尔玛和路易斯相约出去玩,所以开车上路。因为路长,所以途径酒吧坐下来暂时放松。因为在酒吧放松,所以碰见了哈伦……
②是分支结构。主线发展到某个事件之后,分支出其他线。分支出来的线,有各自的因果。它们彼此影响。
片中,主线仍然是塞尔玛和路易斯的逃亡之旅,而路易斯这边,分支出来,联系了吉米(分支线索a);塞尔玛那边,分支出来,跟JD对上了眼(分支线索b)。以及后面警长哈尔出现(分支线索c)。卡车司机出现(分支线索d)。
分支线索之间,以及分支线索跟主线之间,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如何彼此影响呢?又是怎样安排的叙述顺序呢?可以是嵌套,可以是并联。
其二,嵌套。
一个长篇故事里发生的种种事件,都可以视作为,嵌套在整个故事里。有一种特别实用的嵌套,叫做“后入先出”。
后入先出,可以是在一件事发展到困局的时候,插入另外一件事,带来转机。
在“靶心人”公式里,通常是在“意外”这一步插入新的事件。
比如,在JD将放在塞尔玛那里的钱拿走之后,主线陷入了困局,她们的逃亡之旅遭受了灭顶之灾,没钱了,没办法买汽油和补给,逃不走了。
这个时候,嵌入的事件是,塞尔玛跑去抢劫的商店,飞奔回来叫路易斯快点开车(设为事件b66)。
事件b66是分支线索b的后续。而对主线来说,事件b66同时是“意外”,给主线带来了“转弯”,主线在这一阶段的结局就是,她们又有钱了,继续上路了。
其三,并联。
并联,是两条线相互交错。两条线可以互相影响;也可以互不相关,只是作为一种对比呼应。
在《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的线和瑞德的线,直到第24分钟才开始交错。在《冰与火之歌》里,是狼家的五个孩子各自的命运起伏。
特殊例子,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场景密集穿插,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比如《末路狂花》当中,路易斯和塞尔玛两个人,旅店的两个房间,穿插并行。塞尔玛跟JD是玩得高兴,路易斯和吉米是艰难诀别。
就目前的实践尝试来看,两条线就已经非常够了,三条线会乱。不动声色地铺垫其他线索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不要一直在两条以上的线索当中跳来跳去,认知负荷大。
设立阶段性目标,是一个好办法,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故事写作。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仿佛漫无边际。
就像给故事设立了中点、第一情节点、第二情节点之类,近两天看到的干货里说“三章解决一个小冲突,十章一个大进展”。这样明确的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就像反馈一样,让人知道时刻检查自己,不要偏离轨道。
人为添加一些节点,就像给万米长跑标注了一个个里程碑,心中有底,才能跑得踏实。最可怕的毕竟是未知。
如果要跟“事件之间的关系”有所联系,大概是,在阶段性里程碑的节点上,需要搞一个相对“大”的事,让读者感到进展。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