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主体投射,可能避免吗?
1.书写的主体投射
柏拉图在《智慧篇》中提到他老师苏格拉底曾见过巴门尼德,学者分析说这应该是假托之词,目的是强调巴门尼德对苏格拉底的影响。这个细节隐含一个问题:就算是求真的哲学家,为了自己的目的和意志,也可能会按照自我意志进行投射性书写,重构历史或现实。
当然,事实未必如此,柏拉图作为哲学家并没有撒谎。这些假托的说法是后人的猜测,这种猜测也是一种投射性书写。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上,人可能对他者进行投射性认同或者反对,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心理反应。普通人通过日常话语进行投射性书写,把自己的意趣有意无意的注入诉说对象。写作者则通过文字对写作对象进行投射性塑造。
罗兰巴特说过“零度写作”的感念,就是说要去除主体、主观的色彩,实质就是去掉投射性书写的部分,与今天流行的非虚构写作本质相同。不过,这样写作真的能去除主体意志吗?从绝对意义看,其实并不能,因为一旦写出,不论写出的是客体描述还是主观投射,都形成了一种观察视角,都形成了一个投射性书写的过程。
看起来完全去掉主观的书写,比如日本俳句“古池青蛙入,扑通一水声”,这或许反映了一种虚空淡漠的观察者内心,或许反映了书写者受到佛家空无思想的影响;就算没反映任何观念,这种观察的视角不也意味着主体的存在吗?或者说书写者就是一个主体缺失的人?不论如何,只要话语说出,书写成文,主体就浮现了,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

2.投射书写的变形
投射性话语和书写不可避免,伟大的人物更是擅长投射性书写,将主体意志注入对象,并转化、重新书写为自己的一部分。庸俗的人则只会投射性认同,得出一些自己的俗见,正如尼采在讲赫拉克利特的时引用让·保罗尔的话:“俗人的头脑有一种可恶的技能,就是在最深刻丰富的格言中,除了他们自己的日常俗见之外,便一无所见。”
说到赫拉克利特,他的故事中可能也有一个投射性书写的细节。传说他隐居的最后时日,因游荡生活,得了水肿病,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问医生可否使阴雨天变干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他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里的水吸出,结果窒息而死。后来的哲学家第欧根尼·拉修还讲了一个版本:赫拉克利特没有把牛粪从他的身上剥下来,因为太干了,结果他变得不成人形,被群狗撕咬而死。
这两个故事严肃学者并未采用,我估计都是一种大众的投射性书写。大众根据一般学者说赫拉克利特晦涩难懂的观点虚构了这个故事,把自我的愚见进行投射性书写,加到死去的赫拉克利特身上。正如,让·保罗尔所言,俗人从一切中只能看到自己的俗见。尼采说赫拉克利特文风简练清晰,我很同意,他并不难懂。从他的哲学猜想,他是一个智慧很高的人,或许因为精神洁癖而隐居山野,得水肿病孤独死去,却被不懂他的众人投射性虚构了许多故事。
大众的投射话语充满俗见,那些自称用非虚构方式写作的人何尝不是如何呢?他们没有好好审视自己,更没有探寻时空宇宙的本源与真相,只是把从书上看来的哲学、意见拿来作为自己的主体意见,开始投射性书写,写着写着自己也就相信了。实际上,他们心中的理念常常没有经过实践的锤炼,常常是凭借基本道德和日常情感好恶就轻易选择了一种思想作为自己要拥护的权力意志。
这是真正的、隐形的无知,一种容易不自觉走上错误道路的危险。这样走下去,就算形成了一个事实的主体,也不过是一种对他者的误认;就算用行动造成了事实主体意志,那也可能是一种主体的误认。真正的认识是很难得到的,真正的主体也不容易浮现,这需要善于辨析,在书写和行动中浮现主体,然后再选择融合符合主体冲创力的理念。如此,或许可以找到一条真正自体实现的道路。
3. 可不可以,能不能?
可不可以避免自我投射式书写是选择问题,这背后隐藏着选择的主体,结论是不可以。
能不能避免呢?能不能暗含对主体的挑战和选择,实际在问:能不能有一个书写主体做到没有自我投射?
我想到一个答案:时间可能是没有自我投射的书写者。时间对万物平等,一切发生和转化都在它的视野当中。如果人学习时间的书写视野,或许可以减少自我和主体的投射。技术上似乎可能,问题是人这个主体一旦加入,就使得一切具有了观察主体的视野和立场,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不可能进行零度写作,自我投射性书写还是不可避免。
未来世界,机器人如果具有了意识,那种意识不一定是一种主体意识,更可能是一种与时间视野合一的万物意识。或许,它们可以进行无主体、无投射的书写吗?我不知道。
-
三童 转发了这篇日记
罗兰巴特说过“零度写作”的感念,就是说要去除主体、主观的色彩,实质就是去掉投射性书写的部分,与今天流行的非虚构写作本质相同。不过,这样写作真的能去除主体意志和自我投射吗?
2020-02-21 21:54:30 -
川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2-20 18:23:46
三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何寻找最具性价比的“情绪价值”对象? (7人喜欢)
- 论精神分析的新可能:助人醒来,开始转化 (3人喜欢)
- 迷恋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欲望症状
- “精分约架事件总结”: 精神分析的真贡献与真问题是什么? (1人喜欢)
- 深扒中国精神分析史上的第一场“约架”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