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DAY2:岷江分水利天府,功在千秋都江堰
中学时候读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其中提到了“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按照经典的旅游路线,在游览青城山后次日,便前往都江堰,准备一睹这功在当时、利在千秋的人工神迹。
在酒店吃过早饭后便打车前往都江堰景区,与青城山不同,都江堰离市区的距离并不远,打车也就十分钟的路程,基本上穿都江堰市区而过,缓缓的车流、安逸的行人,这着实是一个被巴山蜀水滋养了千年的宜人山水。

进入都江堰景区,顺着缓缓的步道一直走,由于旅游淡季的缘故,几乎没什么游人,上午时跑到天府源茶馆,那边有一个《李冰治水》的小剧场,价格不高不低,声光电的运用还算普通水准,尽管只有三名观众,但是一众演员还是很认真表演,要为他们的敬业精神点个赞。
出了剧场沿着堰功道一直往前走,两侧都是历代治理都江堰的功臣,都江堰工程浩大,每年都需要维护才能发挥其功能,没有良好的治理,必然不会有天府之国的富庶,他们的功绩值得后代人铭记。
堰功道的尽头便是伏龙观,纪念李冰父子降服岷江恶龙的历史传说,其中有一些历史遗迹,但是大部分都是近年来翻修的建筑,没有太大的欣赏价值。

出了伏龙观继续向前徒步约20分钟左右,便到达了宝瓶口,两千多年前,李冰治水时,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山体一分为二,使岷江入川的入口变窄,从而起到限制水流的效果,至今依然在发挥着巨大的水利作用,即使在如今依然很有借鉴意义。


宝瓶口一直往北,便到了都江堰的主体建筑鱼嘴,站在护栏边上凭栏远眺,巍巍青山耸立两侧,奔腾的岷江之水滚滚而来,即使在枯水期依旧波涛汹涌,但是当浩浩荡荡的江水遇到鱼嘴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鱼嘴的作用下,一部分江水涌入内江,流速变缓,继而顺着宝瓶口缓缓流入市区内河,一部分江水流入外江,缓解内江压力,巧夺天工的设计、鬼斧神工的造化,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由于在路上耽误时间太久,未能赶上防水大典,有点遗憾。
从鱼嘴回来后,又到了安澜古桥,这古桥名字由来已久,还有夫妻桥的美誉,只不过索桥有些不稳当,走在上面容易头晕,尤其是看着脚下的滚滚江水,着实让人心慌不已。
顺着东边的步道前行,缓缓来到了秦堰楼,一座翻修的建筑,并没有太多古迹,但是观景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极目远眺,远方的青山与雾霭,很有山水画的神韵。

沿途还去了二王庙、玉垒关,这些人文遗迹都是历史遗存,其中有领导人的题词以及治理都江堰的口诀,既简单明了又蕴含人生哲理,很值得玩味。






从玉垒山下来,已经是大约中午两点左右了,处于又累又饿的状态,步行到一家名为庭院小酌的川菜馆,由于过了饭点,店内员工都在休息,但是依然很热情招呼点菜,随意点了夫妻肺片、盐煎肉、农家锅巴以及竹叶菜,每一道菜都是经典,夫妻肺片用料扎实、口感丰富,盐煎肉用料考究、十分入味,农家锅巴清脆爽口、汤汁浓郁,竹叶菜清新爽口、味道独特,着实让人惊艳,老板和员工都很友好,有机会还想再去一次。

从饭店出来便匆匆返回酒店,从酒店打车前往成都市区,要离开这个山清水秀的安逸城市,内心还颇有些不舍。
坐了大约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方才到了成都市区的酒店,由于住在市中心的万达广场,总体上还是比较方便的,晚上点了饕林餐厅的外卖,鱼香肉丝的味道和在北方吃得还真是不一样,颇为神奇。
站在窗边,眺望着成都的夜景,着实是一个美丽而又迷人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