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十字路口》
《夏日十字路口》,据说是卡波特十九岁时的作品,但已十分成熟老道,即使不及《蒂凡尼的早餐》那样圆润、浑然一体,但遣词造句既精准、才气十足,又新奇、让人惊叹。
通篇小说时间跨度不超过一个月,从Grady急切地送走她父母到四人冲下大桥葬身河中,这一切迷离、冲动、充斥着荷尔蒙的气息,戛然而止的夏日和生命都让人唏嘘。
关于夏日纽约的高温全篇有多处描写,正是在这种狂躁的氛围里使一切都显得既梦幻又真实。Grady的父母、姐姐,Clade的父母、好友、妹妹,他们俩之前的情事经历,这些穿插叙述的事让罩在他俩身上的迷雾逐渐散开,但散开后,双方也似乎看清了他们的两片岛屿间有多么宽的水域,几乎是不可跨越的。
Grady先带Clade到了他们家,这一切让克莱德拘谨、局促,而失了本色。但由于Grady的无所谓和引诱,他也逐渐适应了这一切,甚至将她妈妈的房间占为己有。而Grady仍处在对他们爱情的困惑中,Clade偷花给她,在她看来这浪漫极了。她以此肯定了Clade的爱。而之前一直处于自我保护和游戏心态的Clade似乎此时才被Grady的热望和鬼迷心窍感染,未能幸免于这场爱情瘟疫,缴了械,变得无比柔情。
他们注册结婚,Clade将Grady带回他家,Grady显得局促不安。她以不管不顾的态度让Clade丧失掉理智、世俗顾忌,而当Clade向她展示自己的生活时,她才意识到Clade的朋友及他的家庭都是她不能理解也难以融入的。她将Clade拖上岸,而在知道了他们间有怎样不可逾越的鸿沟后,却想逃回熟悉且厌烦的生活方式中。她逃也似的回到公寓,迷迷茫茫的,之前疯狂的激情冷却下来。
而此时的Clade则开始计划他们的将来,甚至不惜与家庭决裂。他计划着寻找他们两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于她之前的也不同于他之前的。当Grady想回头时,Clade却走得更远。他真的认真起来,不再是之前的玩世不恭的模样。最后四人驶入河中时,这个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他们仍在一起,几乎还保持着结婚登记时的热恋状态,而放回他们本来的人生轨迹中,则多么让人惋惜——Grady母亲为她订制的进入社交界的华丽礼服无人穿了,Peter新应征的工作,他所勾勒的未来,Clade计划与Grady一起生活……
Grady总让我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富家女与穷小子,搅得一团糟后再若无其事地回到终究会原谅他们的虚荣的旧有生活轨道中,而他们则扛不住打击,留下一辈子的痛苦。她们都任性,叛逆,和不负责任。只是Grady似乎有良心得多,或者说卡波特没有给她没良心的机会。而Clade则让我想起《冷血》中的佩里,我将电影《卡波特》中的佩里与Clade重合在一起,再将《秋天的童话》中展示的布鲁克林区作为Clade的生活背景。好像这是一场佩里注定要谈的恋爱。Clade粗俗、纯洁、敏感,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想摆脱自己的命运却深陷其中,这一切都有点悲情。
我将Grady,《一一》里的莉莉,《恐怖分子》里的舒安,这样的女孩称为残酷女孩。她们有勃勃不息的意志力和毁灭力,用她们的纯洁叛逆引诱他人并毁灭他人。再收集几个,我就写个残酷女孩系列。
这篇中篇如果用村上春树的话说就是才气横溢,但却免不了“又来了”这样的反应,过于铺陈,比《蒂凡尼的早餐》浓稠得多,不及后者简练、修整、隽永,有种百读不厌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