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日记系列之(三)自由职业这半年,我学会的最大本领,是给自己设立课题
文章写于2018-03
每一个阶段,我都写下我创业路上的思考,希望今后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了之后,回头能看到一路走过来的一个个脚印。
如果说第一篇是我有了一个SMART目标,第二篇是我开始转变思路追求成功,那么本篇是我自2017年9月份自由职业以来半年的思考——如何一面坚持,一面探索,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积累的人。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

上班时面对的是既定任务,老板给的,而自由职业时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下一步该做些什么,能做的事情好像有很多很多,好像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但每一个可能都不是唾手可得,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探索和拓展。
长期的愿景虽然有了,大方向也知道,但真的落到每天的实际行动中,有非常多的难困难在等着我们,我们可能会有情绪高,也有情绪低的时候,我们会有身体不适的时候,我们会有想做简单的事情,而避免做困难的痛苦的事情的选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劣势,但并不能因此就保证我们能克服劣势顺利地开展工作,我们会因为畏难情绪而拖延。这在一个人没有别人监督,没有教练或者导师提点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还有时候我们走出去,看到自己跟牛人之间有那么大的差距,会让我们对于这种巨大的差距产生一种恐惧,逃避,所以我们更容易自欺欺人。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看起来每天比上班时还要更忙碌,但真的是在用正确的办法做正确的事情吗?
自由职业过了半年,我强迫自己开始真正的深入思考,【客户价值】给谁提供了什么价值?【商业模式】价值怎么变现?【核心优势】只有优势资源才能把模式落地。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我也不例外。
真实的成长曲线应该是这样

1、给自己一个客观的期待,包含时间上的,和达到的高度上的
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为自己设立职业发展计划,想清楚6个月、1年、3年分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做好前6个月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打算,或许6个月的短期目标仅仅是“经济上完全自由”。而1年后才能实现不仅经济自由,还能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很好地照顾家人,并且有额外的钱可以进行一次境外旅行。3年后成为一个在业界小有名气的专家,客户自己找上门,可以推掉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很多人从写Blog开始,一直坚持到三、四年左右才有了一些影响力,特意观察过一些知名的Bloger,很多人都是坚持了三、四年左右,才慢慢的为大众所知。
赚不到钱是因为能力还不够,要让自己的课程对别人更加有用,因为需求决定价格。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切能力都是可习得的。
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2、幂律、黑天鹅事件
人的成长是非线性的,现在觉得不可能,未来可能是新常态,所以不必用现在的眼光和格局来判断自己的未来。
古典老师在《跃迁》,程甲老师在《好好学习》,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里,不约而同提到了“幂律”。
在持续积累的过程中,意愿、坚持、借力方案、团队激励、自我激励一个都不能少。
我的借力方案是加入C老师的讲师团队,团队激励是组建了一个自己的自律小群,自我激励(即时反馈)是我把每写一篇文章、每上一次课都换算成一个金钱数字。因为我在李笑来和艾力的书里都看到了类似的方法。在我看来不管用什么方法,能对自己管用的就是好方法。
很多人在讲到自己成功时也会提到黑天鹅事件,比如潇洒姐《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但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问题的关键是,把精力放在打磨自己上,让自己称得起这份成功,否则真的有了那一天,自己能不能hold住,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
我租住的房子,客厅一块砖的面积相当于15683元人民币

3、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识之后,马上开始行动,然后专注于改进

我越来越体会到,没有哪件事情,是做了之后就可以立竿见影获得效果的,所以多次的尝试探索、积累改进非常重要。
不要瞻前顾后,快速地迈出第一步,因为后面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
我们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高价值可迭代的人,也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别人看好愿意交往的高价值之人,需要快速成长,并让别人看到,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把能力封装成新产品,高频次刷出去。这个动作能帮你找到下一轮更大的问题,以及更大的价值形成迭代,让这个循环能持续放大。
我的尝试:
晓雪静思——将我对整理的理解总结为一幅图文并茂的卡片
调查问卷——更多的父母愿意有培训机构来教给孩子学会整理,而不是他们学会了再教给孩子
课程迭代——在与做教学管理的老师进行磨课后,我深深地感到:
(1)尊重别人的专业和经验,术业有专攻,经验是靠时间和经历积累出来的,不是能从书中学到的;
(2)给孩子和成人上课非常不同,和孩子在一起学习对引导者(比如老师,教练)有更高的要求,要更通俗易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知识点的设计和重点考察,启发思考,引导孩子自己得出结论,使用更加落地的形式和道具,验证孩子真的学到了东西,锻炼了思维,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灌输知识,拿来主义;
(3)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和理解能力,思维水平和交际能力。永远要讲孩子不知道的,知道而不牢靠的。这也对老师的持续创新和课程迭代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需要我从一次次地与他们相处互动和获得反馈中感受到,学习到,教学相长。
4、自由职业这半年,我学会的最大本领,是给自己设立课题
正如前文所说,自律是每个自由职业者的基本功,但自律不能保证我们成功。自由职业这半年来,我学会的最大本领,其实是自己给自己设立课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很多老师会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分享出来,但沿着他们的路走就一定会成功吗?
不会!
原因是你会遇到很多他们不曾遇到的状况和问题,他们在自己专业道路上深入时遇到的问题,不会与你的完全一样,这时候你们的思维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无法copy老师们的经验。当然老师们的经验能够让我们少走弯路。
举个例子来说,老师们说要健身、要演讲、要写作,这些我也都做了,但属于我自己的商业模式只能由我自己来摸索,亲子整理到底怎么来开展?怎么教孩子学会整理?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场景下?需要什么教具?怎么验证课程的效果?怎么让家长有付费意愿?怎么实现推广和宣传?有哪些平台可以成为我的合作伙伴?我怎么找到他们?……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很多经验、工具就不再是搬来就能用了。具体的困难需要自己来面对,有很多知识并不是从书上、从网络上、从别人身上能学到的,有可能书上也根本没有,需要自己的思考、探索和创造。
知道很多种工具,不在实际中用,永远不知道好不好用。在趔趄的路途中,终于有了一些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心得体会。原来别人的成功,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一帆风顺,那么光鲜亮丽。

第二个100天,事情开始变难了


写到这里其实我忽然明白了,我当初想要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是为了什么。其实是为了脱离开任何的公司或组织,我也能够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交换价值能力。而现在这种能力,正在我的身上逐步被锻炼出来。
一件事物从无到有,从一些零散的感知,隐隐约约的方向,到一个系统的、可运作的、盈利的商业。这是我最最期待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