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二十二》简评

《二十二》
两个角度理解这部纪录片,一是方法论,即电影技巧;二是价值观,即影片向观众传达什么。 方法论上,因为要真实记录和反映老人们目前的生活状况,导演并没有过多地使用场面调度、蒙太奇之类技巧,但为了照顾观众的观影体验,镜头没有硬切,而是用了空镜,将节奏放缓,给观众留下回忆的空间。当然,空镜的使用会使观影时的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中途会有出神。然而,观看纪录片,特别是该类题材的作品,不能只迎合观众胃口,用技巧去提升观影体验,这样会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所以,导演只好连最基本的镜头技巧都舍弃不用,只为把真实情况表现出来。关注她们,而不是消费悲伤。 价值观上,电影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冷静而克制,平和而温暖。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伤害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她们根本无法去回忆,“我不讲了,不讲了”。本来是笑容满面唠叨家常,唯独提到那段经历却眼泪涟涟。二十万到十万再到三十二、二十二,最后到八,最终归为零。当曾经滔滔不绝的愤怒,变成无可言说的悲伤,那段被时光狠狠甩在身后的记忆,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谁来安慰她们?空气吗?沉默而无声的空气吗?四季的变换暗喻一切都会过去,但电影最后的那一声长叹,却提醒世人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