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无情亦动人,最是人间《小团圆》
初识张爱玲,是两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子组合唱的《才女》,对里面的歌词很是喜欢,开头唱到:
世界不知不觉无情地转 劳碌找一个救生圈 靠美德博学还离岸很远 用美色多胜算 可惜我只配谈文字恋 强项得书信对白婉转 讲曲线体态自然落选 凭面相难完心愿
一直没有太关注这个组合,直到有一天看到新闻,其中一个女生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不长的人生,不知道同性恋的身份有没有让她受到来自社会无形却深刻的伤害,但为这首婉约的歌又蒙上了一阵愁云惨雾。
后来电影《色戒》出名了,无论是艳名还是奖项,反正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才拿起她的书。《色戒》倒是无感,但自从知道了《半生缘》剧本也是她写的,便觉得颇有兴趣,看起了她的短篇小说。
开篇就不喜欢她说话的方式,字里行间的冷漠让人不舒服,但看进去了又会让人硬生生察觉这不过是残酷的现实,反而又欣赏了起来。怎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不带感情,总是以客观、旁观的姿态去参透人生?听说《雷峰塔》、《易经》、《小团圆》是她自传式的三部曲,胡兰成《今生今世》炫耀式的写了他身边的女人,那面对旧情人她又是以怎样的心态去书写自己的人生?
任何人在婴儿阶段都需要依靠自己的母亲,这个人生中第一个出现的人注定对她影响深远。她的母亲黄逸梵是名门之后,虽然不免俗裹了小脚,但却一手挣脱了根深蒂固的藩篱,离婚、出国、交外国男朋友,女儿对她来说大概是又爱又恨的人。一方面是和自己不爱之人的结合,看着她不其然就想起自己讨厌的人,让人怎样爱得起来;另一方面她又是自己怀胎十月通过脐带供养她从胚胎到成形,这种相连的血脉又让人怎样能割舍。正是这种无解的矛盾感,一直萦绕在黄逸梵的心头。她既说走就走缺席了女儿极其需要母亲的成长期,同时又出资供她上学操心她学习,让人琢磨不透。张爱玲一直无法忘怀孩提时过马路后母亲甩开她的手、无法忘怀自己拿到奖学金母亲却故意全数输掉、无法忘怀自己住在清贫的学生宿舍而探望她的母亲住在顶级酒店,点点滴滴萦绕心头,母亲最是她的白月光,美丽有魅力、有钱又有才、敢于追求心中所想,反观自己既不漂亮又一无所有,让她对着胡兰成卑微到尘埃里,为赖雅堕胎并且贴身照顾半身不遂的他,最后无儿无女死了好久才被发现。母亲临终前想见她一面,她却没有遂了母亲的愿,只是寄过去一笔钱以还了母亲从小对她的供养,从此便是一别两阔,了无牵挂。
加之她父亲也是贵族遗少,后母对她讨厌有加,有如此成长经历,也难怪她生性薄凉。不是想拒人于千里之外,毕竟社交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重要的人性需求,只是如果屡屡碰壁,再多的感情也应激性地收回,因为感情放在别人那里就有覆水难收的风险,只有放在自己这里最安全,毕竟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失望多了真的很难受,与其终有一天有要经历痛苦的伤害,不如选择麻木。
对感情高敏感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孤傲,美丽与忧愁如影随形,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环境下成长,得到爱便不吝分享爱,世界才能充满爱,但愿每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小团圆!
© 本文版权归 ReginaWi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