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该是女权主义者(全译)
文/(尼日利亚)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译/ 云使
Okoloma是我小时候一个最好的朋友。
他跟我住在一条街上,像大哥哥一样照顾我:如果有了喜欢的男生,我肯定会让他给我支几招。
Okoloma聪明又有趣,喜欢穿一双尖头牛仔靴。2005年12月,一次发生在尼日利亚南部的飞机事故,带走了他。
直到现在,这种感觉仍然让我无言以对。
Okoloma是一个我可以和他争执,和他说笑,和他好好谈心的人。
他也是第一个说我是女权主义者的人。
那时候我大概十四岁。
在他家里,两个人靠着从书里读来的半吊子知识争得面红耳赤。
具体争的什么我不太记得了,我只记得吵着吵着,Okoloma看着我说:“你知道么,你是个女权主义者。”
这不是在夸我。我可以从他的语气里感觉出来——这种语气,跟别人说“你是一个支持恐怖主义的人”一模一样。
我当时并不懂“女权主义”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想让Okoloma看出来我不懂。所以我干脆不理会,继续反驳他。
我一回到家,就查了词典。
现在快进到许多年之后。
在2003年,我写了一本叫《紫木槿》的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男人家暴他的妻子,结局也不怎么好。当我在尼日利亚为这本书做宣传的时候,一个善良好心的记者,告诉我他想要给我个建议。(尼日利亚人,你懂的,总是等不及要给你出些点子。)
他告诉我,人们说我的小说很女权主义,他建议我——一边说一边感伤地摇头——我绝对不要说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都是很悲哀的女人,因为她们找不到老公。
所以我决定把自己称做“快乐的女权主义者”。
接着,一个尼日利亚的女学者,告诉我女权主义不是我们的文化,女权主义不是非洲本土的理念,我把自己当做女权主义者是因为我受到了西方书籍的影响。(这把我逗乐了,因为我早年读的很多东西跟女权毫无瓜葛:我16岁之前,肯定看完了每一本Mills&Boon出版的言情小说。而且每一次我尝试去读那些“女权主义经典文本”,我都感觉很枯燥,只能努力把它们啃完。)
不管怎么说,既然女权主义不是非州本土的,我决定当下就称自己为“快乐的非洲女权主义者”。
然后一个闺蜜告诉我把自己称作女权主义者意味着我讨厌男人。所以我当下就决定改成“一个不讨厌男人的快乐的非洲女权主义者”。
在某一时刻,我成为了“一个不讨厌男人而且喜欢涂唇彩而且穿高跟鞋是为了她自己而不是男人的快乐的非洲女权主义者”。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调侃,但它仍然表现出女权主义这个词背着多么沉重的包袱,负面的包袱:你讨厌男人,你不穿胸罩,你排斥非洲文化,你认为女性要一直掌权,你从来不化妆,你不脱毛,你愤世嫉俗,你没有幽默感,你不在乎体臭。
现在来听一个我童年的故事。
Nsukka是尼日利亚东南部的一个大学城,我在那上小学。一次开学的时候,老师说要举行一次班级考试,第一名就可以当班长。
班长啊,兹事体大。
如果你是班长,你就可以每天把那些捣蛋鬼的名字记下来,这本身就够过瘾的了。而且我的老师还会给你一支教鞭,让你在班上巡视检查的时候杀杀那些小淘气的威风。当然,你不允许真的用这支教鞭。
不过对于九岁的我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够令人期待的场面了。
我实在太想当班长了。我考了全班最高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老师说班长得是个男生。她说一开始她忘记提这个要求了,她觉得这是明摆着的。
恰好考了第二名的是个男生,所以他当上了班长。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男生是那种温柔可爱的性格,对拿着教鞭检视全班一点兴趣也没有。而我简直野心勃勃,满脑子都想着这件事。
但我是女生而他是男生,所以最后他当了班长。
我再也忘不了这件事。
如果我们反反复复地做一件事,这件事就变得寻常。如果我们反反复复地看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也变得寻常。如果只有男生当班长,那么在某些时候,即使是无意识的,我们都会觉得班长应该是个男生。如果我们一直看到公司领导全是男性,只有男性适合做公司领导的想法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豆瓣阅读全文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ssay/131850787/】
译后记
这篇一万字的小文章,是我第一次翻译完整作品的尝试。
除去原文通俗易懂的原因,更多的是受到作者的鼓励与感染,希望将这一篇充满思考、勇气、幽默、睿智的文章分享给更多人。
当我的翻译已经有了初稿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本小书已经有了中文译本,还换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标题——《女性的权利》。看了一下试读的小节,翻译腔严重,文采尽失。所以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做好这次的翻译。
即使原文不难,我也做了至少三遍的修改。因为原文是演讲稿,言语之间展现的个性魅力尽收其中,感兴趣的读者去看看现场视频就能够明白。所以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如何保持作者非常灵动有趣的个人色彩,是我最大的努力与尝试。
我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是听的有声书(感谢Audio Cat)。作者娓娓道来的语气,家常里短的话题,深深吸引着我。我不了解非洲,我没有读过他们的故事,但我会发现似乎无论是在尼日利亚还是美国,作者分享的女性遭遇,和我们身边的大同小异。
我是一个女生。我无比感谢我的妈妈、奶奶、外婆等各种女性为家庭做出的巨大奉献,我也会像作者那样想——“如果她们能有和男性一样的机会,会怎么样?”。我也感到很幸运,因为时代在改变,身边有非常非常多的女生都有了更多机会去追求个人价值。我们这一代女性会与之前有非常大的不同。
这篇文章说到了非常多的话题,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这三个:一、我们为什么谈女权,而不是谈人权和阶级?二、女性在生活中遭遇了哪些不公?三、从自己这方面,我们要怎样去改变?从教育这方面,我们要怎样去改变?
我想,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样。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答案,那就是——发现并承认性别观念存在的问题,并且改进它。我们并不只是需要单一的声音,我们需要更多元的声音,更主动的态度,更积极的改变。
感谢所有看到这里的读者。欢迎任何的讨论、意见、建议。我会继续关注这个作者,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翻译她更多的作品。
感谢晏如、道本、张静对本文提供的修改意见。
-
Do ruarua th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06:43:00
-
死宅吃货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09 23:39:48
-
这是个id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22 14:40:16
-
蘑菇还有傻的嘛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7 10:43:28
-
从今以后不说累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04 15:35:48
-
Rivulet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7 10:28:39
-
Co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5 13:03:21
-
Guita K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4 21:11:00
-
阿悦的小晴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8 18:37:36
-
炎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8 16: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