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不勒斯的掠影
最近国内的情况,大家都闷在家里那里不能去,真正实现了阖家团圆。虽然推迟了上班多出来很多时间,但是每天被各种真的假的新闻轰炸着,坐在家中心情激荡起伏,明明有很多闲下来要完成的计划,却无法沉下心去完成。这种情况下原本拖了很久的意大利游记系列,也被一直搁置没有动笔。
按照今年这状况,估计上半年的旅游计划也是没戏,翻出以前的照片来看,感慨良多,人生得意须尽欢,有很多想去的地方很多想做的事如果当时不去做,也许以后真的没时机再做,谁也预料不到意外和明天谁先来到。如果可以,还是不要留有遗憾好。幸好,在2019年秋天带着老妈完成了她的愿望,南北穿越了意大利,否则在动荡的2020年,这个心愿怕又要搁置了。
上一篇是初到罗马,只有半天的时间走马观花,没去一般打卡必去的斗兽场、万神殿、梵蒂冈等,而是选择了在西班牙广场上吃雪糕、穿过罗马的小街道在不知名的广场晒太阳。在罗马的匆匆走过后,来到本次旅游的重点目的地之一,意南的首府,那不勒斯。
说起为啥会向往来那不勒斯,其实也很奇怪,在2018年底看了一部意大利剧《我的天才女友》,剧里既没有美丽的风光也没有什么浪漫的故事,不过是关于在那不勒斯郊区一个破败小区里的两个少女的成长,那里面的那不勒斯是灰蒙蒙的压抑的样子,但是却让人格外触动,念念不忘的想去一个地方,一个残旧的却又与众不同那不勒斯。
现在回想起来,对那不勒斯的印象是什么?什么最能代表它呢?新旧城堡?维苏威火山?那不勒斯湾?玛格丽特披萨?
好像都不是
在我记忆中,留有印象最深的是那不勒斯的街道,与欧洲其他城市不同甚至与意大利其他任何城市也不同的古老的,绚丽的,凌乱甚至可以说有些脏乱的那不勒斯街道。如果记忆是有颜色的,那么艳阳下黄色墙的房子就是我对那不勒斯的最深印象。


如果来那不勒斯旅行,我觉得必须要做的可能并不是去博物馆或者吃披萨,而是要穿过那些宽宽窄窄的街道与路上的人擦肩而过,街上什么人都有,目的不明晃荡着的黑人,种族不明的拉丁人,兴奋却也有点紧张的游客、荷枪实弹的警察。在这里,再窄的巷子都有汽车穿行,哈雷摩托可以在市中心140码的狂飙。路边大大小小的摊档,头顶是纵横交错的电缆与广告牌,唯有走在他们的街上才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凌乱与丰富。




以前听欧洲其他国的朋友说,他们最喜欢意大利,在这里感觉古老又“放肆”,的确跟欧洲的许国其他国家不同,在那些安静、整洁有序的国家里,每个人都用力保持着自己的体面,不大声说话,注意排队,过马路等红灯,见到人面带微笑,保持着那种不慌不忙的有些高冷的样子,我们称之为体面。
而到了那不勒斯,一下子忽然坠入了混乱之中,一早上就开始喧哗的coffee bar,如果按照交通规则可能永远也过不去的马路,随时迟到的火车,地铁中乞讨的吉普赛人,脏乱的街道,满是涂鸦的墙,这在欧洲其他国家或者是意大利的北部都是难得见到的。
与同样有些“脏乱差”的中国老城区相比,那不勒斯的乱却又是不同的,中国的混乱带有浓浓的生活烟火气息,而他所拥有的混乱感,是一种任性又危险的气息,就像是17岁的街头混混,不知天高地厚、活力又危险。

作为老电影中黑手党的“老巢”, 踏入那不勒斯就隐约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不安的气氛。心怀忐忑,因为来之前有太多的报道关于意大利小偷的事情,感觉被抢被偷会是个大概率事件(结果完全没遇到)。而刚出那不勒斯的车站,就立刻体会到了这种无序感觉,人的警觉雷达立马开启。尤其是在路上看到人高马大配枪巡逻的警察的时,这种紧张感尤甚。毕竟,警察数量跟治安情况成反比。
从城市中往海边走去,会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圣塞维罗礼拜堂,非常的小,只有一间,里面却有着三座知名雕塑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蒙着面纱的耶稣》,近距离看那薄如蝉翼的面纱轻轻的覆盖在受难的耶稣身上,神态安宁。惊叹于这是大理石雕刻作品,居然雕刻出了轻纱的质感。除了蒙面基督还有另外两座雕塑也很值得一看,绝对颠覆对大理石的想象。礼拜堂里不能拍照只能网上找到一下照片:


欧洲的城市都不是那么大,不能以中国的距离去想象,从老城市中心走到那不勒斯湾也不过才1个小时,靠近海边据说是那不勒斯的“富人区“,的确整个街道都整洁了许多,一样是老旧大理石的房子却不再见到什么涂鸦,路上的行人以游客居多,看着也规矩了很多。
沿着海岸线两端的是两座城堡:新堡与蛋堡,其实所谓的城堡其实比想象中小很多,和宏大的教堂比起来实在是朴素,不见华丽的雕塑与装饰,看上去年代古老,好像在《权力游戏》中会见到的城堡的样子,毕竟这里是意大利,随便一个古迹可能都是千年历史。

走到那不勒斯湾,天晴的时候轻易的就能看见苏维威火山,这个欧洲大陆上的最活跃火山在公元79年曾喷发过一次,火山下的庞贝城被凝固成了永恒。嗯,好吧,上次喷发是在快2000年前,听上去也不怎么活跃嘛。明明对人而言这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久远,但对火山而言可能真的就是“不久前”。



逛一座城市,当然还有个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吃了。哪怕是人生地不熟心里没底,依然要出去觅食。作为披萨的发源地,来那不勒斯肯定要去吃个传统玛格丽特披萨。跟旅店管理员打听了本地最出名的披萨店,Google 地图摸索到了门店。
一来到门口就被那无序的排队状况吓退了,一圈一圈的围着人连排队的头都找不到!原来这是一家网红店,茱莉亚罗伯茨在那部《美食.祈祷,爱》中就在这个店吃过披萨,传说是他们做出了第一张玛格丽特披萨可以说也是百年老店。原来不止中国,全世界人民热衷打卡“网红店”。

而对于等待西方人似乎比我们更有耐心,反正他们度假时间够长,有的是时间来浪费的。我们不行,时间安排紧凑,就在内心已经做好了放弃的打算的时候,有个人提醒我还可以打包带走。
上前一看打包排队的确人不多,前面只有三个人在等,真的意外惊喜。
但是......万万没想到,在不讲秩序的那不勒斯,披萨发放全凭心情,哪怕只有三个人等,居然也可以等足一个小时!终于,排在我后面的英国女人不耐烦的质问服务员怎么没有个规划安排让人瞎等。
意大利人耸耸肩表示:这里是那不勒斯,你要买,就得等......无话可说,这里是那不勒斯,没有规矩,唯有等待。
玛格丽特披萨,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的披萨,主要就是把鲜番的小茄做成的番茄酱加上水牛芝士抹在发好的面皮上然后放到烤炉里烘烤,全手工制作一分钟一个,看上去没什么太多难度技巧。
不过,大道至简,也许越是简单的菜难度越高?


披萨放在明火炉里烤出来外观不怎么好看,形状不规整边缘还烤糊了,而味道比较以往在国内吃的披萨清淡一些,因为是新鲜番茄做酱,所以满满的番茄味。 而比起中午随便吞了个披萨,晚上决定找个正规餐厅坐下来好好吃餐饭,由于住在火车站附近的旅店,天黑后不敢在外面瞎逛,就在住的旅店后街随便找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餐厅,进去后,发现还真不是一般的餐厅......

店里的服务员都穿着马甲打着领结的仗势,满墙的名人照片,十足的老派作风。餐厅中央坐着个70多岁的老头,满头白发,一腿还装着义肢,正举着拐杖,坐镇指挥服务员工作,那气场,那范儿,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我和老妈都不约而同的脑内联想到了Godfather,简直可以脑补了一个电影情节......
由于意大利普遍吃饭较晚,一般到了8点以后才渐渐人多,我们7点到店,还没有几个人,被一群衣着整齐的服务员围绕,居然还有点紧张,心理开始盘算这是要花多少钱......(后来证明比起意大利北部的消费,南部真的价格感人)

这是到意大利的第二天,对意大利菜完全不熟加之语言还不通,于是在半猜半手机字典之下点了个蛤蜊意面和海鲜饺子,一盘面,三只大饺子,被摆的郑重其事,要放在中国,这都不能算道菜,但是味道还是很不错的,食物值得被认真对待。

我们虽然前后在那不勒斯住了三晚,但实际在那不勒斯呆的时间大概只有一天半,走哪儿算哪儿,吃吃喝喝也并没有在计划中,如果想看见这座城市,也许自由,随意不打卡也许更适合这里。 之前相关写过的:
前一篇:罗马 PS:再次推荐《我的天才女友》现在刚出了第二季,同步,下一篇我也会写到去阿马尔菲海岸
下一篇:阿马尔菲: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我的公号:一游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