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悲鸣
到现在,我也没能看完《战争与和平》。不是由于名字复杂,娜塔莎、皮埃尔、安德烈不难记,我真的只是不忍心把拿破仑读下去。
清末有笑话,论项羽拿破仑,仔细想想,确实有类似的悲剧宿命,古人借题发挥,远比现在强多了。
拿破仑败于俄罗斯,莽莽雪原,实在是其未能预料的,步步坠入深渊。这方面希特勒与拿破仑太相似了。俗语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可德法居然摔在了同一片土地,不论战争的正义与否,我相信两国总是有点不甘。
说到二战德国,隆美尔因其作战飘逸、神出鬼没,而受当时和现代人景仰,除了军功赫赫,为人正派,或许他对家庭的依恋和忠诚也是西方典型的绅士形象吧。西线诺曼底的时候,他不就回家陪夫人过生日去了么,所以说元首让他自尽也没啥好说的,应对策略有误,关键时候又不在,功不抵过。
《悲惨世界》有点写拿破仑,《红与黑》也有些时代的尾声,尽管西方这些小说还是在写社会,写人性,但我的眼,只看到枫丹白露宫的拿破仑,告别他的近卫士兵们。
美人迟暮,英雄暮年,历史的悲鸣。

这篇文章就是随意凑凑,零零碎碎的感想串起来而已,可能疫情之下,居家办公,腰肌劳损,很是伤神。然而,有时转念想想,这些历史上的大人物忙碌了一辈子,也就这样,最后依然一无所有,炮声隆隆,梦想碎灭。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 本文版权归 Summer Kit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