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都不会,做什么生意啊?
二月二,龙可能真的抬头了吧。下起了小雨。
春天里的每个小雨滴、每一条雨丝,似乎都在呐喊,让“春雨贵如油啊”这一谚语显得无比正确。连人都有想到小雨里去淋一淋的冲动。
微风,细小的雨滴忽略到不计,下楼去操场散步。
在楼下碰到邻居。虽然都戴着口罩,还是能认出彼此,打了个招呼。
“去扔垃圾啊。”她见我拎着垃圾袋。
“取快递了啊。”我见她拿着个箱子。
我们通常是这样打招呼,明知故问,话语通常显得多余,跟过去人们见面打招呼问“吃了吗?”一样。但如果那招呼是“你好”,好像也怪怪的,显得很生分。
“在菜鸟驿站取的……”她指指旁边那栋楼,那底下有个站点。
“我最不想去那个菜鸟驿站了,每次去,就跟谁欠她八百吊似的……”邻居比较健谈。
“呵,是啊。”
原来,不止是我一个人这样觉得啊。
我也不喜欢那个驿站。主要是,那个女店主从来不笑,真的就跟谁欠她钱似的。而且,她蹦出句话来都能把人噎死,我领教过好多次了。那也真是一种能力呢。
也可能,人家根本不在乎那点生意吧。
有次我下午二三点多钟去拿快递,她正在电磁炉上煮饭,小小的店里,热气氤氲。我见状就笑着打了个招呼,说:“现在才吃饭啊。”
“是啊,还不都是给你们管快递,饭都捞不着吃。”
阴阳怪气的,再配上她那张不苟言笑的脸,这话听着,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怎么就那么让人不舒服呢?难道是我耽误了你的时间,害你过了饭点才吃饭的?
即便是陌生人,问一声“现在才吃饭啊”也不是什么恶意吧?
我被她噎住了,也没再说别的话。
这种社区生意,低头不见抬头见,若会做的话,给人的印象应该是“自来熟”。像阿庆嫂那样的人,才是生意高手,“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
那个菜鸟驿站的女店主,真是奇怪,每次去都像不认识一样,对谁都爱搭不理,没有丝毫的热情。
以前每次去取快递,我或多或少都会在那里买点东西,算是对她替自己保管快递的回报。有次买的酵母粉回家后才发现还有不到1个月就过保质期了,本来想去退换,想想不值得下楼一趟,也就算了。
自从有了那次“饭都捞不着吃”的尬聊,我再去取快递,就只是取快递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生意。那个女店主,人长得也算标致,可惜的是连微笑都不会。如果不是偶尔还需要去拿个快递,我肯定是“再也不去”了。
谁愿意面对一张死脸,谁愿意听那些不中听的话呢?特别是还需要花钱的情况下。
有个台湾培训师曾经讲过,人为什么要笑口常开,不止是做生意的人。他说:你看一个人嘴角上扬,嘴巴的形状就像是元宝,天上掉下钱来就能接得住;不会笑的人,嘴角向下拉,苦着个脸,钱掉下来也会被别人捡走……
还有,“赢得争议,就会失去生意。”忘了是谁讲的,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