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相声
我写这篇文章,还不是为了说什么,是喜欢老郭的相声。
相声,从有相声开始,就是俗的,不俗,就没有办法得到那么多观众的喜爱。但是能够获得那么多观众的喜爱,绝对不只是俗,肯定也有雅,也就是其内在的艺术性。这么看,相声是雅俗兼具的艺术,和电影在这种层面上很像。
老郭的相声是好相声,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就是因为他创作的相声雅俗共赏。实际上说它俗的人的相声并不怎么的雅。相声的雅,在于其讽刺性和反应现实。那些人既不敢讽刺也不能搞笑,所说的相声就没有什么特点,也没有什么意义。
英雄是不能问出处的,郭德纲没有明确的师承,侯耀文是在有艺在身之后才拜的师。相声是一门排外的艺术,你要是没有明确的师承,你天生就低人一等。私认为,这是相声没有办法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可以从老郭的艺术特点上来看出,如果要给他分一个流派一定是马派。马派,也就是以马三立为代表的相声派系。马上绝对是扎根于民众的相声大师,也是民众最喜爱的相声大师。老郭的成功,足以证明马三立的搞笑方式的,现在也是有效的。这是相声不能放弃的传统,你一个人的才智,绝对比不过大师们的创造。

老郭的相声题材总是他的搭档于谦和他的家人们。这个其实不低俗,这是对这个时代不能随便对他人开玩笑的一种无奈。不过我认为,他他说的最精彩的相声,还是有马派痕迹的相声, 也就是那些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相声。这个“我”,可以是任何人,文盲,流氓,进城的农民,一直想发财的穷人。
我爱听老郭的相声。他的口才很好,一般人绝对是说不出这种效果的。观众能够一听到他就去种声音就会放松下来,安安心心的去听他讲一个搞笑的段子。甚至有时候还会期待,看他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新的搞笑段子。

相声应该丢弃的传统,没有丢弃。不该丢弃的传统,去逐渐的在消失。我认为,这是相声圈荒诞的现状。传统不能都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传统的精华与糟粕却是很难区分的。如何继承,这是所有传统艺术的困境。
写到这儿,我不得不说,郭德纲的出现是相声的幸运,没有他相声就会和其他很多的曲目一样,渐渐的消失在观众的视野里。
老郭使相声商业化成为可能。看到艺术商业化不应该不高兴,应该高兴指门艺术不再缺乏观众。任何艺术都需要观众,没有观众的艺术会被淘汰。一种艺术商业化之后,至少不会被淘汰。
郭德纲相声继承了传统相声中应该继承的东西。传统相声虽然俗,但不可能只是俗,传统相声肯定要有其独特的艺术性,才能传承至今。你说老郭相声只是俗其实是不对的,是非常片面的看法。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非常巧妙,你有来搞笑和讽刺都很好,用来歌功颂德就显得虚伪了。就像,你要什么东西都要有意义,就会使什么东西就都没有意义。
老郭自诩为相声中的非主流。但是他说的相声确实能够继承传统相声的主流。不得不说,这是对现在相声状况的一个很大的讽刺。
郭德纲的出现代表了相声新的发展路线,只要能够继承传统相声的精华,观众其实根本就不会缺少。但是精华有的时候是难以继承的,这就是郭德纲对于相声的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