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东北——第十天:北极村-洛古河村-北红村
致我家乡的一封情书
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北极村,很棒。而且托我爸爸的福,北疆三村我统统去过。所以我不无骄傲的说,去过北极村的人不少,但想我家去的这么全的,恐怕不多吧?即便是中国到底哪个村是最北的,我都一定去过了!

去北极村就像去周庄啊,去乌镇啊,去西塘啊之类的江南古镇一样,是需要收门票的。而且外边车进不去,要想坐车两个办法,一个是买官方摆渡车的票,一个是雇当地居民的私家车。一边情况下,雇当地居民的私家车的都是要住宅那家的。所以甫一接近北极村的停车场,就被当地“导游”围上了。我家没有住宿的打算,但是还是雇了一个居民的私家车。
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讲,北极村并不大, 如果你不是想在夏至日的当天感受一下“白夜”的奇妙,我真不推荐在这住一宿。
容我再提醒大家的一点就是,下文说的北极,都是相对于中国的北极。北极圈的维度是66°34′N,中国的北极村远没有这个高度,和真正的北极相去甚远。我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女性亲属,去过一次中国北极村就认为自己去过“北极”,不要太好笑。换句话说,只要划定范围,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北极,你家也有,南极大陆也有……

司机带我们来的第一站是有“最北哨所”之称的北极哨所。一般来讲,军事驻地是不允许拍照的,但是可能这个实在太网红了,这个距离的能容忍了。
因为我们家下午还想去洛古河村和北红村,所以北极村的一些景点就车览一下并没有停留。而载我们的司机也挺够意思,推荐的都是非常不错的地方。

比如这里,简直好看的令人发指。有没有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里边的意境?我真的没想到粗狂的北国,居然还能看到这么秀美的景色。而如果你发现河水怎么这么黑,那么恭喜你发现了重点,眼前带着灵秀之气的河水便是闻名遐迩的黑龙江,而江的对岸,便是俄罗斯。具我们雇请的司机说,北极村冬天最冷时可达零下四十摄氏度,如果对零下四十摄氏度没什么概念,那我说个比较感性的描述——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苦寒洗礼下,黑龙江到来年的五月份都不能自然开化,还得依靠炸弹将冰面炸开,否则凌汛可能会破坏农田。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界河的黑龙江,谁拿火药钱。当然是我们!别不服气,因为对面俄罗斯没什么人,而我们这边是村落。
司机还介绍,前些年,为了留住人,每年国家是给北极村的人发一些津贴的,就是怕人口流失。而近几年脱“北极村”旅游业的福,就能留住人了。



好看吧?其实你看到的山和林都是俄罗斯的山林
北极村最值得点赞的地方就是把“北”这个概念发挥到极致!
比如这个北极定位广场的大司南

不要问我司南和“北”有什么关系,其实是可以坐人的——北极定位广场采用天圆地方的理念,以罗盘为造型,正中为司南。刻盘有“爱、财、智、寿、业、福、康、禄”等祈福内容,您可坐于勺中,借助外力推动勺柄旋转,根据勺柄指示方向,确定自己到神州北极所纳的吉瑞福祉。
而在北极村,我发现原来只有四种写法的“回”字都弱爆了,因为“北”字的写法真他妈的多……




在这还遇到一个趣事——一只会拿耗子的狗。

就是它,一直在跟一只小松鼠,伺机而动

鸟悄地跟了能有一百多米,在最关键的一跃被小松鼠跑了。然后它狗子的不甘心,又跑去跟一只小耗子

小耗子可没有小松鼠幸运,还真被它狗子的neng死了

看来狗男耗子并不是一个传说。

刚刚不是所了嘛,在北极村,无处不彰显着“北”这个概念,“北字长廊”也是一例,很有趣。
然后是北极广场

但是我是第一次听“金鸡之冠”的说法,以至于司机告诉我们在“金鸡之冠”旁边的停车场集合我们都没听明白。

金鸡之冠,恰如其分的好听。


旁边有个游客阿姨,高声问“金鸡之冠”应该从哪个方向看啊?令我忍俊不禁。
北极村的最后一站也就是最北邮局和最北客运站了。

我可是有备而来——带了整整一本15张的漠河明信片,并且贴上了邮票求盖章。

邮局的工作人员态度超级好,我来的时候她正在给要寄往台湾的明信片盖章,而直到的来意——只盖章自己带回去——之后放下手中的活计啪啪啪给我盖了15个章

摆拍而已,这套明信片是我人肉带回来的。已经被我卖了……
我在买扎龙的明信片的时候,我爸就说,如果我能卖出去,就再带我玩一圈。如今两套已经都卖出去了~~~

姐走的可真远!

姐去过的地方真多!

多亏了我爸啊!
“我找到北了”第二站——洛古河村

论名气,洛古河村没有北极村有名,论地位,北红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北极村”,但是洛古河村有自己的特色——黑龙江的源头在此。

事实上,此处的“源”只是抽象意义上的黑龙江的源,真正的黑龙江源还要从此地溯流而上,开一段时间的船才能到。而我家的行程没有安排好,开一次船1000人,我一家人是开不起的,但上午走了好几拨,如果我们先到这后到北极村就能赶上和人家拼船的机会了。


到达北红村之后,天就有点晚了,况且北红村因为失去的“中国最北”的概念的先极,发展的比较晚,很长一段时间还处于某种原始状态。其实我对消费这种原始民居,消费少数民族特色的东西是非常不感冒的。什么都没有上下水和电重要。好在北红村并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原生态”或者说人家已经为了旅游业发展起来了。


民宿老板家的女儿,有1/8的俄罗斯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