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看电影笔记(四)
均转载自up主:拉片实验室
色彩:
一,色相, 色相指的是色彩所呈现出的相貌,通俗来说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某种“颜色”
二,饱和度(又称纯度), 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越高则越鲜艳,越低越黯淡
三,明度,明度是色彩的亮度 以上三个概念也被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四,色调, 色调在电影中主要指一幅画面所呈现出的整体上的色彩风格,这种风格可能是由色相,饱和度或者明度上的突出特征带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颜色来概括影片的主色调也可以用冷暖,明暗,高饱和度低饱和度等词汇去形容色调
导演利用色彩时的两种不同风格:写实和写意。写实派如(基耶斯洛夫斯基只有在特殊的时间或是空间当中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色调倾向,色彩的出现有非常充分的视觉理由。例如清晨时分的蓝色以及池水的蓝色这是非常贴近日常生活当中的观感的而在大部分的场景里,则始终通过局部色相来表达色彩。总体来看,观众在观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时,对于色彩信息的接受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没有片名提示,一部分观众甚至不会注意到导演对于色彩的有意识利用)。写意派如(张艺谋:摄影师出身的他对于色彩有着极强的敏感度。红色成为贯穿他作品序列前半部分的重要元素,《红高粱》当中的血色日食场景甚至成为了一种奇观化的展现,是基本在现实当中难以见到的,呈现出极端夸张化与写意化的倾向,但与影片的情节主题相辅相成,不显突兀)
《蓝白红三部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降临》《辛德勒的名单》《布达佩斯大饭店》
光线:
1.按照光源的不同,可划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自然光,获取容易,但不确定性大。人工光,指灯光照明,既包括画面中出现的灯类道具所发的光也包括不会让观众看到的,拍摄专用的各种灯具 相对稳定,但布光会消耗大量时间
2.按照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硬光(直射光)和软光(散射光)。硬光指的是能够投下明显阴影,带来强烈的明暗反差的光线,例如晴天的阳光。软光指在被摄物体上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例如阴天的天光
3.按照方向的不同,可划分为顺光,测光,逆光,顶光和底光 。 顺光:从摄影机的方向向被摄物体照明的光线,表示被摄物体的样貌 测光:与摄影机镜头成90°角照射的光线,清晰的明暗交界线,立体感 逆光:照明方向与摄影机镜头相对的光线,被摄物体处于光源和镜头之间,勾勒出被摄物体的轮廓 底光和顶光:常出现在惊悚恐怖片当中,塑造不正常人物4、按发挥的作用划分,可划分为主光,辐光,轮廓光,背景光,眼神光等 主光:主要光线,最重要,奠定光影基调 辅光:补充辅助的作用,多数是无阴影的软光。主光和辅光的光比能够确定影调的反差 轮廓光:被摄物体产生明亮边缘的光线,一般属于逆光
*作用 1.基础作用,提供照度,基础支持 2.造型作用,增强造型美感,提升画面构图的形式美感 3.叙事作用,交代时间和空间信息 4.表意作用,暗示人物内心情感
《罗生门》《修女艾达》《过春天》《国王的演讲》《现代启示录》《教父》《暴裂无声》《水浇园丁》《淘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