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学舞蹈和学唱歌的经历(以及对表演的热情)
说来很惭愧,没正经学过,都是零八零七的,但是因为还比较喜欢,所以就记录下来。
舞蹈篇:
1.小学:那会都爱送孩子去啊,我先在少年宫学了几次,就记得练下腰啊,要是一下下不去就先躺平,然后用手撑,有的小孩就是天生软,一下就能下去,我就不是,筋硬得要命,去了几次,然后爸妈嫌少年宫太远,就换地儿了。换成一个叫塞外阁的建筑里的一个舞蹈机构,有两个老师,年轻老师是个极其凶悍的蒙族女子,对待初级班的小朋友简直是虐待(不是练功方法,而是精神语言行为上的),所以去了几次又放弃了。
这样经常半途而废的学习导致我虽然喜欢,但没有系统的拉筋和训练,筋非常硬,感觉自己学舞很慢,也不太协调。
2.时光飞逝就到了大学:大一呢元旦晚会跟着几个同学表演了一个戏曲舞蹈,舞蹈是很简单的啦,但是练了蛮久,也体会了一下上台演出的感觉,总体没有很紧张,最大的感觉就是舞台上光线实在太刺眼了!基本看不清楚下面的人,而且大灯照着好热啊!那些歌星天天都是这样吗?我们一个大学的礼堂尚且如此,可能这个礼堂比较专业?因为校区有一个媒体学院?后来的单位礼堂(报告厅)就跟这个差好多。
接下来大二选了一门选修的民族舞蹈课,还是晚上上的,老师是一个很像黄豆豆的矮个子男老师,很和蔼很可爱,这门课教的是蒙古舞,抖肩啊,甩筷子,练得还是很带劲的,还有男同学,整体很好玩的几堂课,最后打分是大家一起汇演,汇演前有一次彩排,老师让我站第一排,结果彩排时一半我就突然掉链子忘动作,好在老师还是很和蔼,继续训练,最后汇演时还是比较成功,感动。
哦对,还有一个片段是当时大学有个爵士舞社团,本来想参加,但是社团里教爵士舞的妹子说先带着我们感受下,我在那跟着她扭动了一会,然后就决定放弃了,找不着感觉啊(可能妹子的演绎也没打动我…)
唱歌篇:
这个就更短暂了,初中参加合唱团,跟着老师学了一阵子,还学指挥,可能因为我多年练钢琴,老师觉得孺子可教,还练了一段时间,说我还挺适合高音,不过再后来我就转学了…
表演篇:
其实我中学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演员,当然爸妈不支持,也就没坚持。不过有两段经历还是挺有趣的。
1.高中:高中课本里有雷雨啊,因为是话剧剧本,老师组织了一帮同学演出一个片段,就是鲁侍萍在周府遇到周朴园那段,片段里有鲁侍萍、周朴园、周萍、鲁大海等,我当仁不让被选为演鲁侍萍(我是想演繁漪的,但这个片段里没有她),演出很成功啊,我真的尽力发挥了,老师说我非常入戏,然后也被评为了演的最好的同学,获得了一根棒棒糖的奖励。
2.大学:选了一门英文戏剧选修课,本来以为是看戏剧或者学习戏剧知识,没想到这个外教老太太居然让我们排古话剧,是英国古代的话剧!台词都是古英语,你都不知道有多难背,而且学生都是女生,只好女扮男装,我被选中担任男二号,那段经历真的太逗了,每周五下午拿出一整个下午时间排练,其余时间要自己背台词,老太太非常严格,那天有什么别的校园活动或者开会之类的都不行。其实主要是台词比较难,布景道具什么的老师会去准备,表演上,我觉得倒还好,可能古戏剧就是比较僵硬。
我现在完全忘了那部戏剧叫什么,我演的角色是什么,反正是男一的好朋友还是哥哥什么的,情节也只记得反正很复杂,还有点奇幻、打斗场面,然后大家的妆发极其难看,穿的破破烂烂,跟勇敢的心里面似的,我的脸上还因为戏剧效果要被抹脏,外国老太太看着我的脸说“what a beautiful face”,我很无语啊。
最后当然要在学校汇演,还请了一堆老师学生来观看,总体还是十分成功,结束的时候大家互相拥抱,还刻了光碟,不过现在也不知道仍哪里去了,很想再找来看看啊。
3.工作后:因为工作原因,还参加了几次小品的演出,效果也还行,不过后来去了更好的岗位后就离开了当时小品团队所在的机构,也没参加啦。
唱歌跳舞表演我其实都很喜欢,而且对于表演,我个人也比较相信二宫和也的一句话:表演的天赋是天生的,会表演的人会说话就会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