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起俄罗斯,你会想起什么3
圣彼得堡

第四天去圣彼得堡,搭乘他们的高铁sapsan号。700多公里,时速约200公里,4小时到达,经济舱约合人民币400元,价钱速度和中国差不多,比西欧的那些天价高铁划算多了。机车应该是西门子,很新,回想起莫斯科的机场快线也很新很干净,和老旧的地铁简直天壤之别,俄罗斯的基建也是在很努力地追赶世界主流水平。不过还是需要吐槽,他们新的老的交通枢纽建设根本就没有综合体的概念,总是需要从地铁站出到地面,再进火车站,而且台阶很多,在俄罗斯经常性的风雪交加天气下对于拉行李箱的旅客真是煎熬。

从圣彼得堡火车站出来,第一印象比莫斯科好多了,至少没有满大街滑溜溜的冰雪,马路也没有厚厚的黑泥。俄罗斯的旅馆出奇便宜,在喀山大教堂附近这种游客区中心,一晚也才400人民币左右,当然是全自助,没有任何客房服务,室内十分新净。房间窗户正对教堂侧面,所以喀山大教堂根本就不用走进去看。欧洲旅游城市很多街头表演者,身着奇装异服和游客合照收钱,圣彼得堡的穿着脏兮兮的宫廷服装,一见亚洲面孔就冲上来搂搂抱抱强行握手,让人极其反感。穿过几拨“乞讨者”(吃相太难看,我只能这么称呼),先后来到滴血教堂和圣以撒教堂。东正教教堂平面特别自由,不如西欧新教、天主教教堂那般遵守形制。而正教教堂的共性是,中心一般有大穹顶,内部空间围绕大穹顶设置,空间相对集中。以前上建筑史课,说到天主教、新教教堂大多为拉丁十字的巴西利卡,东正教多为中心对称的希腊十字,现在看来这表述不准确,圣以撒教堂平面不太对称,滴血教堂平面根本看不出十字形态。网上有观点认为这种内部空间可描述为“集中式”,可能更恰当一些。





莫斯科的圣瓦西里教堂由开创沙皇国的伊凡四世所建,圣彼得堡由开创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大帝建立,这些教堂都是处于黄金时代的俄罗斯国力的体现,所以包括冬宫、叶卡捷琳娜宫等宫殿,内部装饰无不极尽奢华。滴血教堂柱子、墙壁、穹顶贴满彩色马赛克的宗教画,整体色调较深,还带有点哥特式教堂的遗风。圣以撒教堂则为新古典风格,充满各色大理石和黄金,富丽堂皇。有趣的是,圣以撒教堂建于19世纪,穹顶居然用的是先进的钢结构。圣彼得堡这两座教堂比圣瓦西里教堂更胜一筹的是其巨大的体量(圣以撒教堂高达100m),对当时的来访者应该是巨大的震撼。
晚上去吃了一家格鲁吉亚菜。格鲁吉亚菜遍布俄罗斯,虽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俄罗斯、乌克兰这几国菜式很多共通之处,但格鲁吉亚的炖菜和汤确实独树一帜。材料有牛、羊、鸡肉,肉质都很软烂入味,香料爱用芫茜、莳萝。炖菜虽然是炖的,但竟有点粤菜里炒菜的感觉,广东人表示很合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