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英雄主义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题记 时间没有刻度,一往无前,人类善于遗忘,于是给它画上了坐标。2020年的起点如常无异,人们在岁末律回中企盼来年,然而新年的喜悦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散,中国在这个节点被突然按上了暂停键。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有生以来最黯淡无光的春节,武汉这座被上天无情选中的城市,一夜之间成为了每一个人心头的意难平。全国各地散去了车水马龙,街道冷清空落落。闭门不出成为了最新潮的过年方式。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居家抗疫成为了唯一不添乱的努力。遥遥无期的假期原本是每个人的美梦,但这些天里,不知道你是否像我一样难受揪心,是否像我一样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我在为了谁难过,为了谁坐立难安?武汉没有我放心不下的人,但我却又无法放下心不去牵挂它。因为疫情地图里冰冷的数字背后的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他们却永远停在了这条裂缝里。生命是如此脆弱与无助,共情悲伤似乎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人无可奈何的选择,但作为历史见证者的我们,更重要的应该是擦干眼泪,正视苦难,保持善良,去记住平凡,去认识柔软,去尊重而不只是歌颂时光里闪耀着的人。 越是千钧一发之际,危急存亡之时,越能研读人性的平凡而伟大,越可见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钟南山医生,李兰娟医生,金银潭医院的院长……这些医务工作者的伟大值得被铭记,是他们的义无反顾、勇于“逆行”,让我们看到了难凉热血。但在这冰冷的冬天更让我感动的是钟医生那句:“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这句话比那些歌颂褒奖更有分量,它让我思考英雄的含义。像钟医生这样的榜样楷模从来就不是天生注定来拯救世界的,他们只是被迫成为了我们的“英雄”。现实也不是超级英雄电影的世界,现实的叙事体系从来都是残酷的。“英雄”是被标记化被神化的人,而钟医生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平凡,我们更应该理解他的平凡,我们应该听“医生”的话而不是听“英雄”的话。你做到了吗? 很庆幸,这个破碎的冬天我还看到了许多专属于平凡人的英雄主义。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老婆孩子在天堂”的林生斌先生,生活硬塞给他孤独与不公,但正是这样遭受苦难的人却在疫情爆发第一时刻捐了5000个口罩。或许这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句话最完美的解释。他让世人看到了生活被撕碎后的强大与坚挺,也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悲悯,他不是完人更不是英雄,但人间的善意和大爱大概是他的样子吧! 林先生被记得姓名,还有更多不曾拥有“姓名”但却闪光的人。你是否看过:一位剃去长发的光头护士习惯性撩“头发”到耳后,意识到空空如也后无奈地摸了摸头。寂寞无声的画面里我看到了护士姐姐的无奈,也看到了真实。这个冬天许多医护人员为大爱舍弃长发而被大量媒体报道与歌颂。但我们要清楚知道这些女性医护人员的“牺牲”背后一定有自愿的力量,也有不得不剃光头的无奈与隐忍。作为外人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牺牲”而把它全部一刀切地歌颂为“自愿”,每一位医护人员正在承受或者可能承受的代价,都远高于屏幕前剪下的那把头发。(邱晨说的)尊重比歌颂有时候更具力量。不因辛苦而得到同情,而是因专业性得到尊重。当然还有“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的孩子,“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的护士,“你回来我包一年家务”的医生丈夫,建设雷神山火神山的工人……他们实在算不上经天纬地,但他们,值得我们铭记,每一个,都值得。 时间就这样拨过了立春、元宵、雨水,胜利似乎来得比想象的慢一些,大部分的人和我一样开始蠢蠢欲动,但春天还要再等等,那是日历撒的谎,只要还有一座城“冰封雪飘”,我们就不忍心“立春”。相信吧!时间必然会战胜病毒,岁月终究会带走大众的眼泪,等待是专属于“宅家抗疫”人的“英雄主义”,就让我们努力下蹲,双拳紧握,做好迎接欢呼的姿势。记住,我们要等所有人一起去看春回大雁归,樱花遍地,去触摸生活滚烫! 历史会记住2020,记住每一个勇敢的平凡人,记住这是用一个个极其普通的人的努力和信念熬过的寒冬。或许多年后我们会被写入历史,成为历史上的一句话,这句话叫做平凡人的英雄主义。 (其中用了邱晨的一些观点,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