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抗疫06 | “新人”政治家的召唤

编者按:
“以理抗疫”系列从“罹难者”、“围困者”、“说理者”等角度阐释“平凡个体”在疫情爆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处境,这次,我们将视野聚焦到一个更加确切的群体——知识分子。疫情爆发以来,已有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哲学家齐泽克称当前的武汉人民是“后末世(post-apocalyptic)电影设定的真实生命”;人类学家刘绍华指出“防疫”中国内部缺乏伦理的医疗技术与政治文化;历史学家罗新分析了“军事术语”在此次官方媒体宣传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还能听到来自政治学、经济学、公共卫生学、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学者的声音。这些声音所传递的专业知识和观念态度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公共讨论,使人们在阅读、转发和评论中深化对此次事件的认识。
然而,纵观人类历史,大大小小的社会危机不在少数。知识精英们是否有机会以更加直接的方式介入现实?如果当下的条件有限,那么,以后呢?2005年,执教哈佛的加拿大政治学者叶礼庭突然决定投身政治。2009年,他如愿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期望能率领自由党取代当时的保守党政府,并成为下届总理。2011年竞选总理失败后,他重回书斋,开始反思这段短暂的政治生涯,并写下《火与烬》一书。
从一名学者到一名政治家,叶礼庭曾经历过哪些记忆深刻的瞬间?怎样的经验,是他想留给那些同时拥有智慧头脑和善良心灵的晚辈的?或许,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也会存在一些共通的感悟与启迪。
“新人”政治家的召唤
文/叶礼庭 译/黄天磊 节选自/《火与烬》
我希望你能明白:政治是一场高尚的争斗,它所要求的自律、明判与内韧远比你以为自己拥有的要多得多。政治的高贵之处在于,你会为了自身坚守的信念而竭力辩护,也会为了维护整个民族公共生活的最高道德而动员他人与你携手奋斗。政治的考验之处在于,你既要试着改变必须改变的事物,又要保留必须保留的东西,还要知道两者的差异在哪里。
从政以前,或许曾有前辈告诫你要事事小心,切勿说或做那些对前途无益的事。他们也会告诫你不要累积心理包袱。当初,我就是背着很多包袱进入政界的,它们让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比起时刻戒备的生活,还是早些付清代价为好。时刻戒备的生活并非真正的生活。如果你把谨慎当作自己的信条,你的勇气就会在你需要崭露锋芒的时候离你而去。所以,除了谨慎,政治还对你有更多的要求。
你无法提前预知前路会遭遇什么,但说真的,缺乏预知未来的能力倒也是上天对生命的一种恩赐。不要害怕冒险,也不要害怕失败。
如果你能把自己从失败等于耻辱的执念里解放出来,你就不会被失败击垮,也不会被成功惯坏。当然,你仍然应当竭力争取成功,不为失败找寻任何借口,可是比成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宠辱不惊。当你踏足政界,你总能控制那些只取决于你自身的变量——你的勇气、意志、决心和幽默感——但你却注定无法控制其余那些会发挥作用的外生变量。既然所有的政治生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命运女神决定的,你就没有理由在命运不济时怨天尤人。不要误认为你能控制得了自己的命运,那不过是狂妄罢了。

拥抱政治生涯就意味着摆脱你过去天真的一面。它意味着,就算你尚不知晓做某件事情的代价是什么,你也必须在知晓之前心甘情愿把代价付清。它还意味着,你要认清自己,要坚持你从政的初衷不动摇。除非你能让那些选你上台的选民们相信你是在为他们而战,否则你不可能成功。如果你不是为了他们而战,你一开始就不该从政。或许,你得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想明白自己到底是在为谁从政,因为只有在和陌生人上百次的会面后,你才会逐渐地把他们的事业当成是自己的一样,去为之奋斗。他们从此会成为你效力的对象,你也必须在他们面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成为人民的代表,这种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将会永远地改变你自己,它也同时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如果他们信任你,他们自会与你同甘共苦。
人民对你的忠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需要你每天去努力地争取的。你要坚持言行一致,要向他们证明你始终和他们站在一边,这样才能争取来他们的忠诚。如果你能让他们笃信你的资格,那就算他们有所异议也仍会拥护你的立场。如果他们相信你是在真心实意地坚守自己的信念的话,那他们也会放心地追随你的领导。
公民分辨得出谁需要的是肯定,谁需要的是尊重。你不必总受人民拥戴也能成功。你的人民不必非得喜欢你,但他们必须尊重你,他们必须感受得到你的正直,相信你在为他们拼搏。
你的对手还会试着给你下定义,他们一旦成功就意味着你会被打倒,因此你必须掌控好你自己的故事。你要说的这个故事,应该是关于你理想中的社区和国家的,应该是能将你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你的生活和他们的生活、你的事业和他们的事业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故事。你需要把你准备推行的政策和你个人的背景揉到一起,让整体的叙述足够有说服力才行。你要说的故事无外乎如何巩固人们的公共生活,如何与人民团结一心去对抗那些包括不平等、忌妒、分裂和仇恨在内 不断让我们的社会四分五裂的力量,以及如何捍卫所有寻求进步的政治都需要坚守的永恒的立场——我们必须共享命运,公正待人。一个关于命运共同体和正义共同体的故事必定是属于整个国家的,必定来源于所有让我们精诚团结、忠于人民、忠于体制的共同经验。这个故事还会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应该比现在的更好。
对抗是政治的本质,你必须要拿出一个战士的气势才能在对抗中获得优势。人民是不会同一个连为自己辩护都做不到的人站在一道的。当然,被别人攻击势必是痛苦的,但你真的不必把它放在心上。长大成人的过程本就是一个学着不让任何事情往心里去的过程——你当然应当想尽方法捍卫自己的荣誉与尊严,但永远别让他人的人身攻击触碰到你内在的自我。别让对手的圈套得逞了。在任何时候,你都必须坚守自己的资格,捍卫自己发表意见的权利。
在政治的格斗场上,你损失了多少就会赢得多少,但一个明智的政治家会知道什么时候出拳才光明磊落,什么时候出拳是乘人之危。或许选民会把票投给那些穷凶极恶的政客,但他们不会喜欢那些人。你从政是为了赢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畏惧。
你不会想做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但你也同样不会想成为一个犬儒主义者。而且,你也不会屈服于那些说选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在乎他们想要什么的嘲讽。你必须对人民的判断保持信心,不管他们是不是把票投给了你,不管你对他们的信心经受了多少考验。如果你对公民基本的理性都不抱任何希望,想必你也不会有推动民主体制运作所需要的信念。只有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民的判断,民主体制的道德优势才能得以显现。有时,接受他们的裁决并不是件容易的 事,但除了他们,这世上就没有其他裁判了。

为了享受政治并且让政治更完善,你必须相信你是在为每一个人服务,不管他们有没有投票给你。就算政治现实迫使你必须选择让某个集团的利益凌驾在另一个集团的利益之上,你也永远不能忘记,正是因为你做出的这个选择才让一方付出了利益受损的代价。要想做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就必须为选你上台的人民负责,也为你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我们的年代,这份对人民的信念正在经受考验。全世界一半国家的政权都在政治上奉行寡头专制,在经济上遵循市场原则。这些国家都认为自己的政体,相较于我们这些自由社会所奉行的充满党派偏见、分裂又笨拙的民主政治,要来得更优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假定,民主会在这场政体之争里赢得最终的胜利。而且,我们也无法保证历史会站在自由的一方,更无法确信民主最终可以打败它的这些对手。从这样一个国际视角来看,政治家不仅要承担在本国捍卫民主的职责,更要承担起在全世界维护民主价值的重任。你之所以身处这个舞台,正是因为民主最需要维护的,不在于言而在于行,不在于空泛的理论而在于实际的行动。
你不仅是民主的监护人,也是你与人民之间信任关系的监护人,更是你祖国奉行的制度的监护人。如果你有机会在立法机构为国效力的话,试着记住你第一天上班时那种奇妙的感受,因为当你一坐进属于自己的议席时就会意识到,这一切正是因为许许多多普通人投给你的选票才得以可能。另外,也试着记住,你不会比这个国家的制度更聪明。这些制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对于传统、规则,甚至是一些愚蠢的规则的尊重,既是对人民主权的尊重,也是对让我们生活在自由之中的民主的尊重。尊重制度意味着你将承担起永远不把对手看作敌人的义务。政治不是战争——它是我们唯一可以仰赖的代替战争的选择。缺失了尊重对手的文化,民主将无法运作。在政治里,你既要对自己、对党派、对投票给你的人民忠诚,你也要对你的国家忠诚。针对不同对象的忠诚之间确实会出现矛盾,但在你真正遇到这些矛盾之前,你必须明白,有时你必须将对国家的忠诚放在第一位。
在整理这些不同的忠诚的过程中,对政治本身表达适当的敬意是有益的。我们常把政治看作一场游戏,可世上恐怕没有任何游戏会像政治一样严肃。毕竟我们都是法律的制定者,可能有一天我们就必须投票决定,要不要把年轻的男女士兵们送上战场,让他们直面死亡。当它的结果可以严重到这种地步,它当然不是一场简单的游戏而已。
政治不是一场“丑人多作怪”的戏码。曾和我共事过的政治家们都不是为了博人眼球或者变得小有名气才从政的。他们无不希望能以某种形式为人民服务,再以是否曾为本选区的选民做了什么实事为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表现。这才是关键的杆秤,才是鞭策自己保持诚实的戒尺。
政治也不是一种职业,因为它不像一般职业那样存在可被教授的标准和技巧。政治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它并非科学,而是一种克里斯玛式的艺术,取决于一个人的游说能力、雄辩能力,以及血性的毅力,而这些都只能在生活中慢慢领悟,没有任何学校或者咨询师可以教你。从工作的稳定性上来看,政治也不是一种职业。你的政治生涯可以在顷刻间被颠覆,因此你必须要确保你在从政前就有一个可以让你在踏出政界后重新开始新生活的谋生方式。知道自己能经得起失败的打击,才是你能坚守清正廉明的最好保证。
1919 年 1 月,马克斯·韦伯在革命浪潮下的慕尼黑,为当地担惊受怕的学生做了一场演讲。“一战”战败后,德国频现街头暴力,而那些学生们虽然置身其中但仍在努力不让自己迷失方向。韦伯在讲话中区分了两种人,一种人靠政治生存,另一种为政治而生存。只有那些为政治而生存的人才能听见政治的召唤。他在演讲最后对学生说的那段话值得我们在此重温:
我会劝你把政治看作一种上天的召唤。这个词常为神父、修女和一些神秘主义者所用,但用它来形容一个如政治这般罪恶又世俗的工作却也有些吸引人的地方。它准确地把握住了政治最困难的地方在背负世俗和罪恶的同时,坚守忠诚和无畏。你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成就了你自负的理想。你希望你能通过工作上的行善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个过程里,你会为了追寻本应干干净净的目标而把自己的手弄脏,因为你在用人类的恶习——狡猾和无情——在为高尚的道德——正义和尊严——服务。你所服务的对象——人民——是人世间剩下的唯一具有神性的,因此你必须学习遵从他们的裁决。这些裁决理解起来或许很痛苦也很艰难,但除此之外,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便没有其他什么可以让我们如此信仰的东西了。
犬儒主义者会对这种视野下的政治不以为然,觉得它不过是一种妄自尊大的错觉,但对我这样曾亲身投入政治的人而言,它便是真理。通过展望政治的理想形态,它让你得以理解政治在当下的真实境况。召唤本身自然是无法触及的,那些听到召唤的人也知道自己配不上如此的召唤,可他们仍会受其鼓舞。所以,把政治看作一种启明星一般鼓舞我们前行、不断前行的召唤吧。我们中回应了这一召唤的人都应明白,成功或失败远远没有我们已然做出回应这一简单的事实更重要。我们现在所希冀的,是将来能有比我们更坚决、更勇敢、更忠诚的人也来回应这一召唤。
注:题目为编者加
▼一个政坛局外人的从政冒险
一个理想主义者对民主的反思

2005年,执教哈佛的著名学者叶礼庭突然决定回到加拿大投身政治。2009年,他如愿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期望能率领自由党取代当时的保守党政府,并成为下届总理。但棘手问题接踵而至:民众对自由党的信任度连年下跌,众议院中党派倾轧严重,竞争对手别有用心地攻击与抹黑,媒体常常有意曲解他的言论。2011年竞选总理惨败后,叶礼庭重回书斋,开始反思这段短暂的政治生涯。
选民总是非理性的?候选人都是靠不住的?政治是金钱与权力的肮脏游戏?在这本失意政治家的回忆录中,叶礼庭试图澄清这些关于选举制度和民主传统的误解,并对当今残酷的、高度对抗化的现代民主政治做出深刻而清晰的剖析。

按语写作 & 编辑:草尉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