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影报告——阳光普照
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我可能哭了两个小时。
我不知道我在哭什么。是在哭阿豪醒过来的午后,抬头望的瞬间,满满都是人的补习班里在他看来却恍若空无一人。是在哭两个儿子的父亲,对外始终只承认自己只有一个来年就要上医学院的儿子,而不被承认的那个儿子,为反抗同学欺凌误入歧途,在法院等着父亲来参与开庭。是哭一个永远都要懂事的孩子,就连赴死都要把东西整理得整整齐齐,讯息删得干干净净。是哭一个母亲要在儿子死后才从儿子的朋友口中了解到那些她所不知道的平淡日常。是哭弟弟带着脚铐参加哥哥的葬礼。是哭一个借着给驾驶班的学员上课,絮絮叨叨讲着重复了无数次的“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名言,说着“悲伤总会过去的”暗示自己要走出儿子的告别式的父亲。是哭阿和在少年辅育院发疯似的奔跑和禁闭室绿色背景墙前的自述。是哭即将刑满出院的阿和,少年辅育院的问题少年们为他唱的那一首花心。是哭一个父亲无法面对从少年辅育院出来已经悔过的儿子,外宿了许多天,有一天晚上,梦见了死去的那个儿子,梦见他在背后叫他“爸”,说着“我只是过来看看你”,“我只能陪你走到这里了”,他好像醒悟过来了一样,去了另外那个儿子打工的便利店买了一包烟,尴尬地说着话,从此他们好像和解了。是哭山顶上阳光下的父母,一个父亲平淡地讲述一个秘密,他帮要好好生活的儿子解决了一个“麻烦”。是哭非要失去一个,才唤起对另外一个的关注。是哭非要用一些不可挽回的代价才能换取彻底的和解。
“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是什么?”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维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止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原来永远活在期待之中,阳光之下,无处躲藏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
没有躲起来的权利,也没有发呆的权利,你的“方向”不允许有偏差。
这部电影,片名“阳光普照”,但偏偏整部电影里色调暗淡,就算有阳关照射,也觉得这阳光不是温暖明媚的那种。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家庭的故事,但在这部电影里偏偏一家人始终没有聚齐过,仅在电影结束后的最后一幕出现了一张一家四口的全家福。
我想,在一个家庭里,应该大部分人都会喜欢阿豪这样的小孩吧,目标坚定,优秀懂事,善良温暖,而弟弟阿和却是刚刚相反,但其实阿和也不完全是个坏小孩,他只是活在另一个优秀的哥哥的阴影之下,也从来不将遇到的困难跟家里讲。接受改造之后悔过的他,又或者说是当他成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之后,也可以变成一个有责任感的年轻父亲,他可以一天做好几份工,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遇到麻烦也要独自承受,想要好好生活。只是一开始父母的情感有所偏倚,所以,父亲去给补习班的阿豪送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纪念簿,簿子里放着给他的学费,而阿和这边呢,犯了事的他上了庭,法官多次联系父亲才露了面,见到阿和之后说的话是希望他在里面关一辈子。
我其实是无法去判定他们谁得到的关爱更多一些,说起来好像谁都不够多,他们应该都曾是经活在期待里的两个人,一个失去了期待,一个最终无法期待。
想要躲在阴暗里的那个阿豪始终没有人察觉,就连跳楼前的两个星期没去补习班,父母也不知道。而阿和呢,始终是不被承认的那一个,小时候为什么痴迷自行车,什么时候学会撬锁的,在学校是否被欺凌了,没有人关心。
但我却又无法去判断对错,这几个角色的形象其实都是有共通点的,母亲强大包容,父亲隐忍传统,阿豪优秀又压抑的,但是他们却又不懂如何去表达自己。
父亲面对两个不同的儿子,选择了他觉得优秀的那一个,母亲在儿子不被理解的行为面前选择了忽视与接受,哥哥在生与死,明与暗之间选择了最不被理解和最无可挽回的那一个,而弟弟在朋友与义气面前选择了最有利的那个。我不知道他们如果做了不一样的选择,结果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在那个父亲终于开始要为自己唯一的这个儿子做点什么的时候,他的选择是用车撞向了一直来找儿子的麻烦的坏孩子菜头,并用石头砸向了倒在雨夜里的他。
但是,要是父亲手里的石头要是能够早一点,砸向的是那口水缸,发现藏在水缸里的人,或许就不用走向这样的悲剧了。
“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忘了季节,从不轻易让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