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摘录』
▫️苏格兰 / 艾莱岛。纯麦芽威士忌圣地巡礼
/ 不过,还真有不少人特意在此恶劣季节跑来这荒僻的海岛。他们独自赶来,租一间别墅,不受任何人打扰地静静看书,把气味好闻的泥浆(peat)放进火炉,用低音量听威瓦尔第的磁带,在茶几上放一瓶高档威士忌和一个玻璃杯,拔掉电话线。眼睛追逐文字追得累了,便合起书放在膝头,扬起脸,侧耳倾听涛声雨声风声。也就是说,他们是无条件地接受坏季节并加以把玩。这确乎像英国人的人生享受方式,或许。p14
/ 每个酒厂都有自己的处方,所谓处方也就是活命的方式,它类似一种取舍的价值标准,若什么都不舍弃,便什么都不能获得。p28
/ 喝之前先把鼻子凑到杯口问它的气味。那是一种独特的气味,多少有点怪,感觉上大约接近海滩味潮/水味,和一般威士忌味有很大差别。而这“怪味”恰恰是艾莱威士忌的基调,即巴洛克音乐所说的通奏低音,在此基础上才能加入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旋律。p33
/ 有机会去艾莱岛的人务必尝一下生牡蛎。本来6月不是适合吃牡蛎的季节,但尽管如此,这里的牡蛎还是十分美味,味道和其他地方吃到的牡蛎大不一样。没有腥味,个儿小,带一股海潮清香。滑溜溜的,但有咬头。
“往牡蛎上浇纯麦芽威士忌更好吃。”吉姆告诉我,“这是艾莱岛独特的吃法,试一次你就忘不掉。”
我于是照做。在饭店要了一盘生牡蛎加两杯纯麦芽威士忌,把威士忌满满地浇在壳中的牡蛎上面,直接放到嘴里。唔,实在好吃的不得了。牡蛎的海潮味和艾莱威士忌那海雾般独特的氤氲感在口中融为一体。不是哪一方靠近,也不是哪一方接受,简直就像传说中的崔斯坦与易梭德一样。然后我把壳中剩的汁液和威士忌一起“咕嘟”咽下。如此俨然举行仪式一般重复了六次。真可谓人间天堂!
人生是如此简单,而又是这般辉煌。p34
/ 婴儿降生时,人们斟满威士忌举杯庆祝;人死时,大家默默地把威士忌杯喝空:这就是艾莱岛。p39
/ 苏格兰人各有其顽固之处,有时候真想用敲桶的木锤敲其脑袋,看发出怎样的声音。p47
/ 伊安这才露出微笑,点了下头:“这就对了,别用脑袋这个那个考虑那么多,也用不着看说明书,跟价格更没关系。多数人以为年头越多越好喝,但并非那样。既有岁月使之得到的,又有岁月使之失却的。蒸发有其增加的东西,也有减少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个性差异而已。”
交谈到此结束。在某种意义上是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神谕。p50
▫️爱尔兰 / 特拉莫尔露 是怎样在罗斯克雷的酒馆里被哪位老人喝掉的?
/ 在爱尔兰旅行最好的办法还是租一辆车,去乡下随心所欲地慢慢游逛。以尽可能选择旅游淡季,一天行进的距离尽可能短些为好,不要贪心着这也想去那也想去。遇上可心的地方,最好就地停下,什么也不做,一连发几个钟头的呆。
不要预先订旅馆,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物色看上去还不错的住处,很容易找到。附近若有味道好的餐厅酒馆,就进去喝啤酒/吃晚饭。饭前或饭后喝一杯——两杯也无妨——爱尔兰威士忌。p60
/ 酒馆是很有深度的地方,可以说如《尤利西斯》一般深。富于比喻性 / 寓言性 / 片断性 / 综合性 / 悖论性 / 呼应性 / 相互参照性 / 凯尔特性 / 通用性。p80
/ 他脸上漾出满足的神色,那微笑告诉我,他在恰到好处的时间里喝光了恰到好处的量的酒。十全十美。p92
想去艾莱岛了,吹海风看书 喝纯麦芽威士忌。——于20200228 阅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