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十亿少男的梦想
靠老婆,靠兄弟,反正不靠他自己。玩得好,娶得好,财团丈人少不了。请欣赏史上最强女婿文男主刘邦的“高光时刻”——《从吕家女婿到刘姓天下》。

委屈女婿在刘邦的时代并不少见,郑振铎就曾用民俗学指出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是一首赘婿之歌。空旷的原野,倒插门女婿走在“娘家”的路上,沉吟着“为所有爱执着的痛,为所有恨执着的伤”。
作为特殊的婚姻现象,赘婿在明清小说里谐趣非常。《水浒》里的周通,看上桃花庄刘太公的女儿,便要强行入赘。洞房之时,周通却摸到了鲁智深的肚皮被胖揍。
《西游记》里“四圣试禅心”一回,黎山老母更是扮起寡妇为三个女儿“招婿”。高老庄有过前科的猪八戒最积极,连丈母娘也不放过:“娘啊,既是他们不肯招我,你招了我罢。”

时至今日,赘婿不再是名著里的辅助情节,而是进阶为网文的王牌流派。起点上的《赘婿》,进入第十个年头依旧长更不衰,被读者誉为“半部名著”。免费平台七猫、米读、番茄上的男频榜单,各类赘婿文也占据半壁江山。
放眼望去,仿佛重回地摊文学时代。唯一不同的是,小媳妇儿不再是主角,小女婿翻身做主。试看《我上门女婿》《女总裁的上门女婿》《第一豪婿》《上门龙婿》《最强上门女婿》《狂婿》《超级上门女婿》《第一赘婿》《女神的超级赘婿》等书名,完全是“程度副词+人物标签+婚姻地位”的随机组合。
程度副词是超级、最强、无敌。人物标签是豪门、女神、总裁。婚姻地位是上门、上门、再上门。打赏用户是张哥、李哥、隔壁王哥。究竟是赘婿文吸引了主流网文用户,还是倒插门迷住了家庭卑微丈夫?
“高老庄”它为什么这么香,我们一探真相。
严肃文学的半部名著
《赘婿》“半部名著”的赞誉源头,似已不可考,甚至还有“半步名著”的分支。仅就字面来看,是说《赘婿》还差“半部”或“半步”就成名著。这在缺乏严肃文学底蕴的网文界,算是溢美之词的“天花板”了。

作者“愤怒的香蕉”,从2011年开始在起点连载《赘婿》。小说讲述一个受够了勾心斗角的金融巨头,穿越到了古代的商贾之家,进入的还是最窝囊的倒插门女婿的身体。
乍一听平平无奇,但却意外地成了网文赘婿流的开山之作。(或许赘婿流更早起源于贴吧或黑岩,但《赘婿》影响力更大)此书逆反商业规律,以长期的“苦更”闻名。曾有抄袭《赘婿》者,坚持二三年还没等到“香蕉”写完,无奈太监。月更十章的“香蕉”,完全是网文界的“贾岛”。
如果没有曹雪芹,“批阅十载”的专利应该就归属“香蕉”了。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赘婿》就算称不上名著,那也已经摸到了文学的“金线”。从恢弘的结构来说,它的确有着较高的完成度。
前两集是闺阁《红楼》风,三四集是草寇《水浒》风,五六七集仿罗贯中,八九十集摹乔治马丁。从宅斗到江湖,从战场到朝堂,主角宁毅顶着“赘婿”的身份,被烹煮进了“半锅名著”。
“赘婿”像极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所有麻烦追根溯源,皆因为赘婿的身份。面对这个系统性的错误,号称工于心计的宁毅,却从不正视它。“香蕉”还总以“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如何”来搪塞,难掩创作的遗憾。

宁毅和猫腻笔下的“范闲”,都是“抄诗”重症患者。院里调戏丫鬟,前厅宰相聊天。随意扔出几首那个时代没有的古诗,唬退一堆文人才子。至于前后笔法的参差,“开后宫”导致的结构不匀,后期政治思想的说教性,都是失去“另外半部名著”的祸首。
《赘婿》有超长的篇幅和极大的抱负,它试图探讨早熟的中华文明,在穿越者的推动下是否有自我革新的可能。他解构传统人物,勾连兴衰迷思,有所得也有所失。如林冲从一个怕事的禁军教头,被迫上梁山最后为民族大义而死的笔法,还是不脱鲍鹏山《百家讲坛》的藩篱。
在“香蕉”的推搡下,宁毅成了中古世界的导游。儒士与侠女,大盗和小人,时代浪潮中的各色人等,皆和他正面相会或者擦肩而过。梁山的阴暗,方腊的覆灭,皇室的更迭,想把落后的制度打个稀巴烂,却最终被锁死在了脱不下的衣冠。

波德莱尔说:“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赘婿》能揭起伤疤,但无法疗愈心伤。它摸到了名著的前一半,却与后一半失之交臂。
流量文学的一片蓝海
“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听见妻子的吩咐,岳风弯腰将水倒掉,不敢有半点抱怨,只因为他是上门女婿。这是《赘婿当道》的开头,也是众多赘婿文无法摆脱的诅咒。

没有“洗脚梗”,难称赘婿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洗脚水”成了标配。作为一种屈辱的印记,它被反复使用并且迅速经典化。《我上门女婿》中,男主林辰被全家人嫌弃。岳母爱搭不理,就连小姨子顺路也不载他,因为姐夫接她回家同学看到被嘲笑过。这也太悬浮了,学校的教材是各家户口本吗?
对于招婿的女方家庭来说,他们的心理是极端矛盾的。既对赘婿怀有严重的质疑和戒备,同时又不希望女婿真的成了窝囊废。也就是说,对内要当小伏低,对外要能真雄起。
因此,最理想的赘婿便是那些“走投无路”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女婿认祖归宗的可能性,长久为女方家族服务。《女总裁的上门女婿》中的叶凡,养父失踪,为了给养母治病才去唐家做上门女婿;《第一豪婿》中的林阳,甚至是被母亲为了独揽大权而设计陷害赶走的。

女方挑选“能干家奴”,男方寻找“避风港湾”。面对人生的谷底,他们急需保留成功的希望。《第一赘婿》中的秦立,为了寻找失踪的父母和练就玄功,不得已在岳父家扮哑巴;《我上门女婿》和《上门龙婿》中的主角,都经历了失忆,因为某种契约被迫入赘以待后图。
古代讲“大登科后小登科”,是指考取功名后入赘官宦门第。而赘婿文的结构则是“小登科后大登科”,先入赘再逆袭,是典型成功学的倒序。其本质套路是欲扬先抑,类似性转后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和《哑巴新娘》。
模式化的批量写作,让流量赘婿文丧失了文学性,但它们依旧保留了市民性。男主到了某地,路人甲就开嘲:“哟,这不是X城有名的废物吗?”接着男主秀技能喊兄弟,路人甲怂曰:“我不知道你这么厉害,对不起。”男主微微一笑:“那就算了。”

女婿文的卖点无他,唯打脸尔。不是在装叉打脸,就是在装叉打脸的路上。《我上门女婿》的名场面,便是岳父大骂妻子和女儿。“他(女婿)是我们苏家的恩人,你居然让他滚?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吗?”说至动情,岳父来了一记猛药:“你们啊,不是人!”
而被骂的岳母和妻子,表情变化也值得玩味。“她们从开始的愤怒,逐渐化作震惊,最终化作浓浓的愧疚!”试想,赘婿们最需要的是成功吗?不,他们渴望的是得到“家庭施暴者”的愧疚,用以疗慰丢失的男性自尊。
现代婚姻的三分无奈
鼓词里唱:“石敬瑭夺了他丈人的碗,倒踏门的女婿靠着娇娃。”抢岳丈家江山的反攻倒算,在赘婿文里几乎是没有的。赘婿的快乐,建立在家庭核心地位的提升上。

试看女婿突围后的“职业选择”:《女总裁的上门女婿》《我上门女婿》《极品赘婿》的主角,不约而同地化身“老中医”。其经典桥段便是,比岳丈家还豪的豪门求医于女婿,女婿药到病除成了首富恩人,家人开始愧疚并反舔。
为什么喜欢医术呢?因为不强不弱,装的程度刚刚好。入赘的时间为什么都是三年呢?因为不长不短,憋的耐性正合适。赘婿文的主流读者,主要想看接地气的情节和男女主互动。移山赶海的大场面不仅吃力不讨好,还会让张哥王哥失去代入感。
当前的赘婿文爆款,有明显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属性。即都不是在主站爆火,而是在第三方渠道进入热榜。撇开后台数据,打赏榜单很可以说明问题。头像多是“发量稀疏,地中一秃”,网名尽是“岁月过客,点烟不吸”,已婚中年男子居多。

真情实感掏腰包的他们,并非传统网文的主流受众,而是新媒体渠道的新用户。他们以前不怎么看小说,却意外在“赘婿文”里找到了情绪寄托。赘婿文的主角没有“家庭话语权”,这样的设定与目标用户群属性,无疑高度重合。
应该说,赘婿文的爆火是个伪命题,其中男性的突围与独立也是被修饰的梦境。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了“女性神话”。男性将众多美好与高贵的词汇赋予女性,但同时又将丑恶也置于她的身上。换置于赘婿文中,女方家庭建构的则是“男性神话”。
女婿,是妻子们所召唤的一切,又是她们所达不到的一切。男主逆袭前,无性婚姻。心理暗骂对方是窝囊废,对潜在的优秀男性追求者浮想联翩;男主逆袭后,笑靥相迎。在愧疚感消除后产生了畸变的依恋,发现最好的男人就在自己身边。
伍尔夫说:“女人想要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上一间自己的房间。”对于赘婿们,想要不受白眼,也必须有钱,但还要继续赖在女方家中。赘婿文不知不觉地将男性塑造为“女性玩偶”,所思所想皆是为了取悦对方。那重拾的自尊啊,不过是跪着唱《算什么男人》。

面子是女强男弱的反叛,里子却是突围奋斗的悖论。赘婿文在营造入赘梦境的同时,做出了极具麻痹性的修饰。那就是入赘虽然损害男性尊严,但只要你努力就能挣回体面。有林黛玉的病娇,司马懿的权谋,鲁智深的憨直,猪八戒的懒散,方能咽下高老庄的饭。
比出走的娜拉更惨的是,赘婿文的男主根本走不出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