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人部字》伐
伐【fá】,會意字,像一個人持戈擊打前面那個人的頭頸部,本意是擊刺、砍殺,引申為征伐、伐木。此外還有自誇的意思。

《說文解字·人部》伐:擊也。 从人持戈。 一曰败也。
段玉裁注:伐謂擊刺之,按:此伐之本義也,引伸之乃爲征伐。......伐者,外擊也,故从人杖戈。......一曰敗也,此謂引伸之義。
這個字形所表達的是持戈擊打,而不是像人持戈。所以《說文解字》的表述不是很準確。
《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bì fèi】,枝葉小而茂盛。茇【bá】,草根,引伸為草舍。召伯,是周初的召公之後,周宣王時的召虎。召南這個地方的民眾,因見物思人,不讓砍伐召伯曾經憩息過的棠梨樹。
【不矜不伐】
不矜,是不自言己賢;不伐,是自誇己功。
「不矜」出自《戰國策·齊冊四》:矜功不立。(自以為能立大功者,則功必不成)
「不伐」出自《周易·繫辭上》: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有勞而不自吹自擂,有功而不居功自傲,雖有其功卻甘居人下。這就是厚道至極。
《老子·道德經》: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不自我誇耀,所以才能建立功勳;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領導眾人。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才沒人與你爭。......自誇者難有功勳,自大者難以領導眾人。)
《尚書·大禹謨》:汝惟不矜(自言己賢),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自誇),天下莫與汝爭功。
你不誇耀自己的賢能,所以天下無人與你爭能;你不誇耀自己的功勞,所以天下無人與你爭功。
以「伐」作聲符兼義符的形聲字有:閥
以「伐」作聲符的形聲字有:筏 垡(翻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