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蒸包子
这在我家几乎成了一句歇后语:手忙脚乱。
发面几乎不需要什么技巧,全凭感觉弄好酵母、发泡粉、小麦粉和水的比例,还要掌握水温,最好有个光滑的器皿,把面揉成团,然后坐在炉子上用热水熏。热水变凉,我就搭把手把煤气灶打开,大火攻两分钟(虽是八九天气,室温热力仍嫌不够)。记住:这个步骤得瞒天过海,投机取巧,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关火十分钟后,女人来检阅发面的情况,果然稀松如泥,弹扯有力,蜂窝密集,肌理细腻,大呼成功。把这团泥好不容易弄到案板上,撒上面醭,女人吩咐不许用力揉,醭面也不许多放,只好随物赋形,切出十个剂子,擀出十个软踏踏的皮皮,捏包子是女人的工作。此时必须冷水下锅,包子们跃跃欲蒸。
水打馅是关键。蒸出来的包子皮上透着油性的光泽,娇艳欲滴,全凭水打馅的渗透。包子要上笼的当儿,发现笼屉布还没备好,于是翻箱倒柜找出各种豆包布、搌布、抹布、笼屉布,极尽铺陈。擀面轴是小巧玲珑,传家至宝,有祖上的温度。切面刀必须用长刀,剂子必须切的均匀,不许出现爷爷和孙子。然后小火启动,五分钟后转大火骤攻,十分钟后热包子出屉,手忙脚乱之后的成果是一通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