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
第一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A.从类人猿到人类
一、提纲:
·空间→回溯历史
·生物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形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
二、名词:
基因进化:通过基因突变(几千年的变化);文化进化:通过引入新工具、新思想或新制度(一夜之间)
技术变革: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受欢迎、快速被采用;社会变革: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会遭到抵制
技术变革(产生)→社会变革(发挥效用;大规模):存在时间差
∴人类知识↑改造环境↑BUT不能使环境更适合于居住【宜居度▲】
三、叨叨:
当时急剐的环境变化迫使所有的动物都必须不断地适应和再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而能否从残酷的适应过程中脱颖而出,关键不是取决于蛮力,也不取决于耐寒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智力的不断增长,取决于能否运用其智力使自己较好地适应环境。
(《且听风吟》:“个体无法承受进化的能量,因而必然换代。”不仅是人类群体吧,每个人也是——不断地适应和再适应。)
人类,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这一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因为只有人类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或抽象出概念和事件。只有人类能笑,只有人类才思索宇宙及其起源,才考虑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自身今后的命运。
(就是觉得浪漫而已。渺小的悲壮。)
人类则通过其自身所创造的文化,即经过新的非生物学的途径,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吗...不从生物的角度解决问题?)
简而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就是又博又蠢呗?我觉得大学生的这个问题也蛮严重的。不过为了和我有限的智慧相匹配,我决定少学点东西:D *just kidding)
我们将会看到这一平衡问题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反复出现,并在今天由于我们运用知识的智慧无法赶上人类日益增长的知识而显得更为频繁和迫切。
(害,现代科技。)
B.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一、关键词:
·工具发明 ·团体/组织产生 ·成员地位与关系(两性、血族) ·食物 ·信仰 ·对自然的知识 ·农业革命 ·种族
二、一些想法:(写得有点草率哈哈哈不管!反正不会被发现的)
我想自然已经设计好了要我们与灵长类动物吃相近的食品。这些猩猩们一般吃水果和其他植物、一些肉、一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食品以及不多的脂肪。可能直到仅仅几千年前,人类才像我们今天这样吃东西。
——人类学家Vaushn M.Bryant,Jr.
(有道理也!其实我们的身体说不定也没有很适应今天的食物,想到《神奇的肌肤能量书》。)
原始人对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社会基本上都不是抱历史的和发展的态度。他们以为将来会与现在相同,就像现在和过去一样那样,因而在他们的头脑里既没有变化的观念,也不存在任何批评或干预现有制度和习俗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天地万物,包括他们自己、他们的文化和住处,都是早先创造出来的,而且肯定还将一成不变地延续到将来。
(1.这种静止的世界观真的好令人好奇,不知道这么看待社会会有什么感受。好想体验一下。
2.因为静止,所以很稳定?很奇妙...本来觉得原始社会很“粗野”、“暴力”,但是他们似乎没有产生对同伴需要动用这些的需要。
3.那么原始人之间的冲突和暴力会因为什么而产生呢?仅仅涉及生存物资、领地之类的吗?就像动物群体一样叭...大概。
4.不知道我们国家改朝换代的时候,人们是不是也抱着这样静止循环的想法。——我们要怎么探索古人的“思想”呢?毕竟使不可能“保存”下来的,像那些实体一样。只能通过间接的推测了吧。话说现代对历史研究的手段也真是先进啊。)
他们不知道怎样取用自然主义的手段来对付大自然,结果只好求助于超自然的魔力——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祈求或蒙骗大自然是他们的生活富足起来。
(这个“蒙骗”用得好精妙啊hhhh)
这幅画附近画的一些别的画表明:这个山洞是当时的一位巫师召集氏族成员、主持宗教仪式的地方,他在这里祈求动物的神灵保佑他们狩猎时能够满载而归,并鼓励氏族成员勇敢地面对种种危险。
(一直觉得这种巫术超级神奇...!想知道巫师自己怎么想的...他也相信自己这样有用么...还有这些人是怎么选出来的[汗],大家不都一个样子嘛...如果说后来的江湖半仙知道自己是在招摇撞骗,那么这些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的行为具有欺骗性呢?——对民众。比如说统治者利用宗教、巫术统治愚民,但他们自己心里其实是不相信的。那么,以及,研究人们从古至今的信仰、宗教心理变化也很神奇吧...从某一个点起,整个世界观改变?)
原始人一般都居住在山洞前端或洞口附近,但这些画却都绘制在山洞深处最黑暗和最危险的地方。而且这些画往往相互重叠,这表明画家们在绘制它们时并没有想到要把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
(这个逻辑好厉害啊...如果拿来当高中历史题我肯定推不出来哈哈哈哈)
在旧石器时代,由于亲属关系所具有的温暖的结合力渗透并决定了整个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平等,每个人承担的义务和领取的报酬也都是大家公认的。虽然谁也不能预测未知的前景,但他们却并不因此就感到担忧或彼此疏远。
(为什么...明明是未知,不感到害怕吗?或者也是因为前面说的“静止不变”的观点吧。突然想到如果是一对今天的情侣,如果“不能预测未知的前景”,能好好相处下去吗?哈哈哈。)
但是紧密维系旧石器时代社会的亲属关系的粘合力既给人慰藉,又使人感到压抑。
(家庭亦如是。)
团体或部落被看作一支受到神灵世界所有无形神力福佑的,由死者、生者和来者所组成的无始无终的队伍。
(就觉得有点恐慌...)
置身于这一队伍固然有一种安全感,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发展的停滞。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确实能够满足人们心灵上的需求,但这却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稳定-停滞,发展-动摇。原始与现代,群体与个人,不都是吗。)
整年中及没有什么事情使加利福尼亚人感到麻烦或苦恼,也没什么东西使他觉得生活讨厌或活着没意思……嫉妒、猜疑和诽谤不会扰乱他的生活,他也用不着终日担心会失去他所拥有的东西,当然也不必想着如何增加自身拥有的物质财富……加利福尼亚人不知道“我的”和“你的”这两个词的意思。
(嚯嚯。要是可以在自己心里偷偷建一个原始世界,悄悄活在里面也挺好XD)
虽然这些加利福尼亚人看上去似乎一无所有,但实际上他们却拥有所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从不在他们贫穷的、条件极差的国家的物产之外垂涎什么,所有他们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所以,毫无疑问,他们经常表现出极好的脾气,而且经常沉浸在欢乐和笑声中,显现楚他们对生活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则正是真正的快乐的源泉。
(1.《第七天》就给我这种感觉…但是消极的一面:只有在人一无所有、也无法渴求的时候,才没有心机,没有贪婪、恶毒,才会平等,才会友善。
2.他们好可爱!
3.有时觉得“人类之始”与“人之始”其实是一样的...原始社会,就相当于人的婴儿阶段。想来这也是我对历史会产生兴趣的原因——在人类发展的源流上,找到和“自己”相对应的阶段,找到发展的来龙去脉,找到自己的根源。)
农业革命还触发了一场链式反应,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但这一来它也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式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
(哎,总是双面的。)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或当代的澳大利亚土著人与其他任何种族一样,只要能有机会接受教育,也都有希望从大学毕业。
(...dbq没有好好对待教育资源。)
由于在传统理论与当今考古发掘的发现之间存在着如此多的巨大差异,所以考古学家们正在修正过去被奉为圭臬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假设。
(“修正”就好了。不代表全部推翻啊——自己就很喜欢干这种自暴自弃的事情)
现在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人类最早进行有效的食物生产所带来的影响,因为从生物学领域(包括食物、人口、疾病等)到文化领域(社会组织、政治、宗教、美学等),人类的整个生活范围都已焕然一新。
(知道历史以后觉得真的好神奇啊啊啊。完全无法想象,更无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