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
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韩昭候以申不害为相。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邢名,以干昭候。昭候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民强。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候不许,申子有怨色。昭候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竭废子之术乎,已其行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韩昭王也参与了围魏救赵的事情
同一时期,申不害和商鞅分别在韩国和秦国试行了变法,在位期间都取得了成功,两国的实力得以增强,但随着申不害和商鞅的亡故,后续两者的变法却有了完全不同的走向。商鞅亡,但变法却推行了下去,帮助秦国最终消灭六国取得统一。而韩国随着申不害的死亡,改革停滞,国家实力迅速衰退,为韩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究其原因,商鞅的变法针对是法,其目标是针对的所有人,包括君主。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而非君主集权。而申不害是在揣摩韩昭候的意图下进行的改革,切入点主要是解决当时君主权力过弱,其通过改革,使得君主得以集权的状况。商鞅讲究的是法,弱化君主在体系运行中的作用,而申不害讲究的是术,是针对臣民,是君弄权于臣民的工具。
从上文中也可以看出韩昭候之于申不害的高高在上的感觉。求情不成就罢了,怎么还需要申子辟舍请罪呢,从这里可以感受到韩昭君有点冷酷无情,申子之所以做给昭候看,恐怕也是在表忠心,在奉承而已。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