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被遗忘的美国 vs. New Americana
今天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听《Tightrope》的有声书,代入感太强,也解释了很多我来美国以来一直困惑的问题,所以趁着还没忘赶紧写下来。
作者之一Sheryl WuDunn (伍洁芳) 是中国移民第三代,她的经历和美国农村白人同龄人的普遍经历形成显著差异,好像美国梦最闪耀和最阴暗部分的对比。她的祖父辈移民来美国开中餐馆,经历了各种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可是一代过得比一代好,她自己上的是常青藤、她跟她老公的书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而她老公当年一起上学的小伙伴们,祖父辈、父辈可以靠着二战后的GI bill(给二战退伍老兵各种福利的法案)买房,享受当时美国的社会福利+红利,高中不毕业、大字不识也可以过上中产阶级体面的生活,但之后却一代过得比一代差,太多男性失业、没有社会地位、太多人离婚、犯罪、吸毒、以及没有医保而产生的各种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美国人的普遍预期寿命都在下降。因为税收等政策问题,太多钱都被聚集在上层社会,美国的不平等越来越严重。
美国梦之所以那么诱人,是因为过去的美国没有贵族阶级,无论你出生在哪、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只要你努力工作、真的有才干,你就能成功。因为美国传统里没有阶级体系,所以很多人也觉得美国人比较土,典型的美国富人形象是财大气粗却没格调,毕竟美国人没有继承欧洲那些复杂的礼仪、文化和传统(写到这想起唐顿庄园)。但是美国人自己很多是对此很骄傲的,看不上那些惺惺作态的贵族文化,他们更相信工作的意义,迷恋白手起家的成功故事,小人物变成超级英雄的桥段最能打动美国人的内心。当然了美国有种族问题,这个无阶级鸿沟的美国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只适用于白人。白人也不都是白的,美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次讨论,比如意大利移民够不够白之类的。
而美国现在不平等的社会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因为结构问题动摇了美国梦的根基。现在的美国,因为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都是跟当地税收挂钩的,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资源,用房价建立起隔离区。小孩在哪出生、家庭背景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孩子有没有医保、有没有好的教育、有没有财产可以继承、可以跟谁做朋友、可以跟谁结婚、恋爱、会不会流浪街头活在贫困线以下。书里说,研究表明其实只要做到三件事,美国人就不太会活在贫困线以下:1. 读完高中;2. 生孩子前先结婚;3. 找一份全职工作。如果这三样做不到,大概率事件是一辈子为温饱发愁。然而就这三件事,美国农村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
很多人把美国农村叫做被遗忘的美国,这部分也常常是中国人看不到的美国。因为现在网上活跃的留美华人大多是新移民,是靠教育或投资移民的,来了就是中产打底,而不是像这本书作者的祖父一样开中餐馆从美国底层开始往上爬的。虽然有些留学生经常开玩笑自己在美国大农村读书,但是他们口中的大农村是美国的大学城,这些地方的平均工资、受教育水平、房价、医疗水平和平均寿命很可能比美国大城市都高,因为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大部分人都跟大学有关,不是在读书、教书就是在大学做行政或者周边做服务业,这些地区的犯罪率还比大城市低得多。所以这些留学生口中的“美国农村”其实远不是真的美国农村。好多人以为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是在当二等公民,其实如果家里没有矿可以继承,像我一样是普通人,在这过中产生活比回国过中产生活要容易得多,也自在的多。这本书的作者是底层华裔的第三代,是典型的美国新贵。而家里有矿的,就不在我的讨论范围里了。因为富人其实是无国籍的,他们可以随便改换身份来保存财产、再创财富,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博弈选项。搞笑的是很多华人讨论政治自动套用富人身份逻辑,看哪个国家外交硬国力强,完全不考虑社会内部的upper mobility,我很佩服这种自信。(upper mobility不知道咋翻译,通俗来说就是你比你爸妈阶级高、赚得多、过得好的可能性)。
记得读博的时候有次开车出去玩路过一个真的美国农村,我就感慨,我出生的地方离我读博的美国大学直线距离不止一万公里,那个农村离我当时在的那个大学城100公里都不到,我去那里读书的机会却比在这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大多了。现实距离上,我离那所大学的距离比他们近太多。因为我虽然没生在富人家庭或沿海城市,我成长的年代里中国财富不平等程度很低,我爸妈自己都是工作后读电大才拿的本科学位,但他们极其重视我的教育。不是能在学业上帮我什么,策略无非就是考试成就不好就揍。但是因为我爱读书,也有点聪明劲,成绩只要一直好,初中毕业根本不是问题,升学去重点高中也没费劲,高中毕业理所应当,我们重点文科班应该一半以上去了重点本科大学,在重点本科大学里想考个托福雅思申请个带奖学金的研究生出国也不是多难。我当初申请连中介都没找,师兄师姐们帮帮忙,看看寄托上的资源自己就申请到奖学金了。但凡比我多上心\比我资源多的同学去的学校都是英美极好的大学。
而美国农村里我的同龄人,九十年代、千禧年后、美国不平等已经越来越严重,农业和工业渐渐不灵,他们的父母如果不够重视教育,老师、政府肯定是没心管的。学不学是你的自由,就跟谈恋爱、怀孕、吸毒、打架也都是你的自由一样。很多青少年还不知道怎么对自己负责就被给予了太多自由,于是只好后半辈子都为自己犯的错“赎罪”+受罪。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天资一般努力也一般。我之前发过一个广播被删掉了,再说一次。社会政策不能按照宗教逻辑制定。宗教里总是人生来有罪,你要好好表现才能重获自由、才能上天堂,你表现不好就活该在地狱。接近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路,弱肉强食,所以美国农村的白人活该在底层。但真正的所谓的发达社会,应该是俗人也过得好,每个人都生来就享受这自由和权益,且俗人是会犯错误的、会生病、会有意外的,一个成熟的社会机制应该允许且包容这些意外和错误,给人改错、治病、身心恢复正常的机会。俗人过的体面,人间才值得留恋。邪教才不给人赎罪的机会。美国人相信美国梦,但也特别相信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破产女孩的主题曲就是关于second chance的。太多经典美剧都是come back stories。
美国梦之所以根基动摇了,是因为很多美国人根本没有second chance。倒闭的工厂再也没开,工作丢了就再也找不到,保险没了就再也续不上,生病了不是治不了就是彻底破产、犯罪就一辈子找不到好工作、怀孕了也没机会堕胎、只能生下来然后自己也活不下去孩子也温饱成问题,恶性循环。这些底层的人不会消失的,这些人在美国都是有投票权的,所以在社会忘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反击让川普上了台,现在连上层社会、精英贵族们也得承担上次大选的后果。
川普当选后好多人都对美国挺失望的。我刚开始也是。但是我现在对这个系统还是有信心。那些观念上推崇多元化至上的人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一个能选出奥巴马的国家转眼就选了川普,难道还不够多元么。大家观点不但有差异,有差异的双方还偶尔能势均力敌拼一把,美国政治才这么有趣。没有常胜将军,人民才有机会。
能写的只有这么多,就此打住吧。如果这篇活下来了,我就继续写这个话题……
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 ----Maya Angelou Malorie@m.cmx.im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