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反面教材
查看话题 >你养的琴叶榕为什么会死?
琴叶榕是这几年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绿植之一,号称绿植界大神。但在国内,琴叶榕却以“好看、难养”著称,是有名的“空盆制造者”。国内一些家居公号或者APP关于琴叶榕的留言,支持最多的一条是:你的琴叶榕还没死吗?
对于琴叶榕为什么难养,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都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养琴叶榕这事,俨然需要听天由命,甚至成为一门玄学。



我在淘宝上买过一株琴叶榕,到家刚养了半个月,就非常干脆地死给我看了;后来换了一家买,至今仍然健在。采取的伺候方法是一样的,至于第一株为什么死、第二株为什么活,我完全一头雾水。
或许这里面并没有多么高深的学问,只是懂的人没有出来说而已。
这几个月,由于伽罗生活售卖琴叶榕的关系,我去了广东芳村、陈村、番禺、江门,广西玉林,江苏沭阳,实地接触了大量的琴叶榕种植者、销售者。淘宝和1688(商品批发平台)上的琴叶榕卖家,我全部聊过。对于标题提出的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琴叶榕难养,不外乎两大原因,道理很简单:▼
① 商家无良。大部分死掉的琴叶榕,命运早已注定,用户再细心呵护也没有用。
② 养护不当。主要是换盆不当。
这篇文章也会从这两方面来讲,最后附上我们的琴叶榕的上新启事。
商家无良:大刀向琴叶榕砍去
大部分琴叶榕,在发货之前,由于无良商家采取错误的分株方式、移盆方式,严重伤害了植株的根系,已经很难存活了;很多时候,他们还采用错误的发货方式,经历不必要的运输过程,导致植株受伤的根系来不及恢复,或者在运输途中受损、冻伤。
①粗暴野蛮的分株和移盆
国内何时开始种植琴叶榕暂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琴叶榕最初的用途并不是室内观赏,而是室外绿化。琴叶榕叶片大、枝条茂盛、生长快,用来装点小区环境、丰富绿化带是很合适的。在广东的街头路边,不时能看到琴叶榕,它们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长成了大树。至少在这种使用场景下,琴叶榕并不是那种娇气的植物。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琴叶榕枝繁叶茂的优势,用来室外绿化的“工地货”一般都是一盆至少种三株。问题是,随着近年室内观赏需求的上升,人们对于树形有了要求。就像我之前写的,用户室内观赏的琴叶榕,叶子不能太多,不能太茂密。叶子太多,互相遮挡,便没了气场,失去清新的感觉;枝条过于茂密,便会喧宾夺主,整盆树也难有造型可言,“神器”便成了俗物。
对于商家来说,一方面是要满足市场的这种新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把一盆多株分成多盆,能够多卖钱,自然也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分盆方式。
请看下面这几张图:▼




这样强行分出来的琴叶榕,叫做切分苗,或者切割苗。这样的琴叶榕,发货的时候已经半死不活了,即使你再细心呵护,恐怕也无力回天。
因此,对于购买琴叶榕,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买“原装老盆”。请看下图:▼

这种原装老盆琴叶榕,直接带盆发货,存活率是最高的。不过,植物在地里,生长速度肯定比栽在盆里快,所以很多种植基地的琴叶榕,一开始是栽在地里的,叫做地苗。这些琴叶榕需要移到盆里再售卖。这也是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
只要是移盆,根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伤害,因此,地苗移盆的存活率,实际上就取决于服盆的情况,或者说,取决于服盆的时间。这里说的服盆,是指在移盆之后,给植株一段时间(一般至少20天)让它恢复,这段时间后,如果植株状态好,才发货。
对于商家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有人使劲压缩服盆的时间,甚至刚移盆、不经过服盆的过程就发货。这样的琴叶榕,相当于刚动了一场大手术的病人,立即就踏上颠簸的旅途,路上还不准吃喝,其存活率就可想而知了。
②不考虑收货地气温就发货
判断一个琴叶榕卖家是否靠谱,是否带盆发货,是最低的底线。越是大的琴叶榕,越需要带盆发货。这个道理很简单,不多说了。
错误的发货方式还体现为,不考虑收货地气温就发货。这主要是冬季和春季。琴叶榕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特别是越冬期有严格的温度要求。一个真的爱惜植物、对买家负责的商家,在冬季是拒绝发货的;在春季,会每天关注各地的气温情况,会询问你所在地区的温度。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但是,还真有不少商家在2月份发货,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当然,话分两头,我觉得买家在购买植物之前,最好对它有基本的了解,毕竟绿植也算是一条生命。它们也没有别的抗议方式,只会耿直地死给你看。
③不必要的运输过程
这事其实也很简单,但我准备多写一点,主要有个故事。
由于温度的原因,国内琴叶榕的原产地大体上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的珠三角区域,又以番禺、中山、江门为多。这些年随着地租价格的提升,有向更远地区扩散的趋势,我们遇到的一位花木老板,就在广西老家建了种植基地。
但网上的卖家,有很多都是从更北边的位置发货,其中最集中的一个地方是江苏沭阳。这里的温度,琴叶榕是没有办法过冬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专程去了一趟这个被称为“中国花卉苗木之乡”的地方。
出发前,我照例联系了几个商家,告诉他们我想要的琴叶榕的标准,对方满口答应“有货,来了就能看到”。不过,等我大半夜冒雨开了几百公里的车、踏上沭阳的土地后,那几位商家却不愿见面了。其中有一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在电话里很坦白地告诉我,“实话跟你讲,我们这边其实都是从广东拿货”。还有几位,提供给我的照片,赫然就是之前我联系过的广东种植基地的照片。
沭阳的花木电商,在网上议论得比较多,我之前大概听说过,这次实地白跑一趟,大概弄明白了,至少在琴叶榕这件事上,沭阳们是扮演着“集散地”的角色,而非“原产地”。

淘宝上绝大多数商家自己不种琴叶榕(当然也种不了),他们往往声称自己有种植基地,不过实际上都是从种植基地、甚至别的商家那里买。琴叶榕要先从原产地,运到他们那里,有订单之后,再发货到买家手里。从原产地到这些商家手里的这段路、这段时间,就是我说的不必要的物流过程。毫无疑问,多出来这个过程,琴叶榕就多受很多罪。
你也不要指望这些商家能够好好养护,有句话说的是“花贩不懂花”。因为他们什么都卖,对于具体某种绿植怎么养护,其实都是一知半解,该浇的水没浇,不该浇的浇多了。

④总结:如何避免买到先天不足的琴叶榕
一句话:在合适的购买时间,从原产地的商家,购买原装老盆、或者充分服盆(至少20天)的琴叶榕。
养护不当
关于绿植的养护,广东一位资深花木老板的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卖的绿植,实际上是半成品。”这话的意思是说,绿植是活物,即使出货的时候状态再好,到了买家手里,也需要悉心养护,才能呈现出最理想的状态。
这篇文章已经很长了,限于篇幅,这里只简单说两点网上搜不到的养护误区:
①换盆又换土
土连着根,根就是植物的命。很多用户在换盆时,连原来的土也一起换了;在你抖土的时候,土里很多细根全都断掉了。
正确的做法:换盆不换土,大盆只加土,原土别动。换完后别晒太阳别上肥,浇透水、阴处缓。
商家发货时一般都是用的塑料盆,为了保护根系,在换盆的时候,可以用剪刀小心地把塑料盆剪掉,尽量保证原土的完整性,再放进新盆里。

②土太肥
相信我们的用户一定都知道家养绿植对土的要求:疏松透气。不过,在实际反馈中我们发现另一个问题,用户一心想对琴叶榕好,用了太多的营养土。营养土用得太多,浓度太高,土壤就会从树根中吸取水分,导致植物缺水,俗称“烧死”。


伽罗生活(Jalo Home)是中国新锐的家居新媒体,
提供有营养有干货的原创家居文章,
教你用合理的价格买到中高端家居产品,
努力提升国人的家居审美和生活品质。
伽罗生活,中产阶级的家居生活指南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
伽罗生活(ID:jalo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