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双黄连”买账了吗?

01
今天早上刷朋友圈,看到好几个朋友说:
“双黄连断货了”“抢不到双黄连”……
正在奇怪双黄连是什么,一看微博才知道,原来是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消息一出来,大家就哄抢双黄连,网上各大药房瞬间售空,有些地区的市民甚至深夜到药店门前排长队购买。 更夸张的是,某些网店的双黄莲蓉月饼都被抢完了,还有人居然买了兽用的双黄连,似乎只要产品有双黄连三个字,大家都愿意为此买账。
其实可以理解,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期,大家太需要一些振奋的消息给自己带来安慰和信心。
尤其是专家说出的话,大家更会直接认可和执行。
但实际上它的效用到底有多大呢?
官方媒体出来澄清了,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只是初步研究,而且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对病人如何有效还需要做大量的实验。
但是有人即便看到了这样的澄清,还是要去买。

02
在哄抢双黄连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普通群众的希望和期待,正因为我们太强烈希望自己健康,所以在听到某样东西可能对健康比较有利或有效时,不会考虑太多,愿意直接付费。
不管最后这个产品是否真的有效,但是当下我们会有个信念:这是有用的。
然后我们就能借此获得安慰,甚至改善健康。
在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安慰剂效应。
通俗解释,就是:
虽然治疗是无效的,但因为病人“相信”或者“预料”治疗有效,从而症状得到了舒缓的现象。
比如你一直咳嗽,这时候你的朋友给你推荐了一个药,说自己就是吃了这个药不咳嗽了,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它一定会有用。 最后你不咳了,这时候你也许想:这个药真是神了,其实创造神奇的也许不是药,而是你的期待和信念。 相反如果你觉得这个药不适用于你,那可能它产生的效果也就没那么大。
通过上面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安慰剂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当一个人更容易、更热烈地认同这些信念和期待,那它就更容易对你产生影响。
不能否认,安慰剂效应对于一些治疗有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效应来源于心理期待,期待越强烈,它就越能影响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一部分人哄抢双黄连时,也有人保持理智,不会轻易地被这些新闻影响。也就是有些人更容易产生安慰剂效应,而有些人则不会。
如果你因为过度焦虑而被安慰剂效应影响,从而轻信一些未被证实的消息,做出一些交“智商税”的行为,这是很不理智的。
所以这段时间,新闻也一直在强调“不信谣,不传谣”。
其实这时候最有效预防病毒的方法就是不要出门,如果非要出门,那一定要注意好个人防护。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不管最后研究显示双黄连的效果怎么样,现在请你不要随意自行服用。
对于网上各种信息,我们要保持适当的期待,这样才能做出更理性的反应。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柠檬心理课堂】在里面回复关键字:【安慰剂效应】就可以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