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一二
很奇怪,总在入睡前,半睡半醒的状态,脑子里有很多奇怪的想法,回忆起来像是在和别人辩论。
我一向认为我只属于写,算不上写作,只能硬着头皮充大说是写作了。说到写作,就不能不说作文了。当年语文最折磨人的就是800字作文,每次写作文比便秘还难受,有时磨磨蹭蹭四个小时还写不出来一篇自己满意的。写上几句,回头一看不满意,又写偏了,顿时就不想写了。这种情况一直到高考结束。
小学的作文刚开始都是抄,从各种作文书上抄,同学间相互抄,这种情况六年级才改变。当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鼓励我们写自己的事,不管大小事都可以写,写完后同学之间相互修改。老徐和我同班,我们俩学习最好,当然一直是他最好,我们俩就互相修改。就这样,才有了点写作的兴趣。写自己的事,相互修改,很有趣,但是那会大家都不喜欢把作文给别人看,这应该是一点点的隐私意识,更多的是害羞吧。幸好我们俩之间不存在这种想法。当时老师还鼓励我们写写作提纲,现在想想多么贵重的一个建议。
上初中后遇见命题作文就像前面所说的便秘那种情况。当时主要囿于词句,总是因为词句不够优美而懊恼不已,时间久了对着作文题目就犯难了。当时关于作文的教育方式是错的,至少我接受的写作教育是错的。写文章应该是先有逻辑结构,再有遣词造句,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词句华丽。老师们没注意到这一点。作文只是把题目布置给学生,就等着评分。这种懒式语文教育,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追求词句,当然也能写好文章,比如散文,除了散文外,要想把一件事说清,把自己的理念说明白,必须要有逻辑结构。没有逻辑结构,写不清楚,别人也理解不清。可能是我自己太愚钝,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怪老师没教好。语文课上,老是强调一篇文章的结构如何如何,当时只是把结构理解为像人的骨架一样的东西,现在才明白,结构是逻辑结构。
写作能力从中学到现在一直没多大改善。中学时的一些日记反而写得不错,很细腻,带有一点点美感。
阅读与写作是物质生活满足后,精神生活的延续。多读多写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