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与自由
用一个下午➕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一本书和一部纪录片。其实两者可能没有特别大的联系,只是难以割舍,所以用了一段时间一下子收入眼底。
书是加缪的《局外人》,看这本书的时候,给我了一点提醒。其实书的前言或者译者的感想的可以留在最后,不然代入感会比较强。这也可能是人的瞬间记忆比较占优势,容易被他人的观点带偏。如果要贴标签的来鉴赏这本书的话,存在主义、虚无这些概念的东西很好套用。但是,我始终不太明白的是默尔索为什么在杀死了那个阿拉伯人之后还要给他四枪?有人说是因为生理感觉的影响,因为当时海滩上的太阳光线很强。如果单独是看那一页的文字,好像是这样的没有错。但是有一个细节。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好像都觉得这后来的四枪都无关紧要。我猜想这种无关紧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最后的结局是默尔索杀人了。存在主义注重的是过程和情景,正是因为有了过程和情景才能证明存在的意义,活的意义。所以默尔索对于最后神捕要来给他祷告是拒绝的。因为他深刻的明白死了就是死了,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当默尔索的那么多朋友、女朋友的存在不是指向他的生,而是一个个指向他走向死亡,这也说明了存在的选择。
纪录片是《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这是有西川、夏雨、还有陈粒一起主持的一部介绍日本的纪录片。题材很老套,因为介绍日本的纪录片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就像西川老师说的那样,想要去了解日本,然后间接理解中国。一直很喜欢日本的文化,不是大城市的喧嚣,因为大的城市中国也有。而是一种独有的城市味道,它不在于一个城市的大还是小。这种城市的味道因为不同的人的存在而延续一代又一代,如果这是一个过程的话,其实与存在主义是一样的。就如知道民艺在慢慢消失,却坚持拾起。可能知道这是结局,但要赋予这个结局不一样的意义。这就是奇迹。
202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