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一辈子的阴影?回忆高我的中时代
最近看本小说叫《我的天才女友》,讲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贫民窟两个女孩子的故事。小说里没有多扣人心弦的情节,但作者把人性,把人心里阴暗的小九揭露的很到位。让一直卯着劲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人感同身受。
我也出生在一个有暴力,层次不高,长辈们爱谈人闲话,有点笑贫不笑娼的小地方。
小时候生在矿上,矿区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比一般的小镇好不到哪儿去。小学二年级时候,我们全家人从矿上搬到了城里,记得在转学前,我还经常和矿上的小朋友们炫耀,我要转到城里的学校了。 我的炫耀马上也有了报应,因为我邋遢的穿着,脏兮兮的外表,同学、老师经常嘲笑我。老师甚至在我和别的孩子起冲突时,在办公室说句那个邋遢女。有一次和班里一个小混混男孩儿哭着说,你们看我从矿上来就欺负我,那个小混混挺混蛋回了句,就欺负你怎么了。 后来我转学了,亲爸亲妈也经常挥霍钱带我们下馆子,住上楼房买了车,他们动辄买上千的衣服,我的生活还比我们那里很多小孩子要好。我也慢慢行为举止像个小城市姑娘,很长一段时间没感觉自己和别人的差异。 直到高中上了我们当地的贵族学校,童年刚转学的阴影好像全都回来了。小学和初中大部分时候我都成绩挺好,有成绩优势,哪怕自己不怎么和班里同学来往,心里也有优越感。但是初三之后,我开始自暴自弃,成绩也下滑,上不了当地公立重点,就到了那个私立高中。 本来一开始和同学们相处的挺好,军训时候我讲了国家的内忧外患,反响挺热烈。回学校之后老师们安排我一次演讲,主题大概是激发同学们好好学习。这次演讲同学大部分都不听,表现得没精打采,几无互动。当时可能是觉得面子挂不住,在演讲中就发了脾气,好像还甩了话筒。 之后也做过挺多幼稚的事情,记得有次对其它初中在公立学校读书的男孩子说,这里的人都很幼稚, 这话就被传出去了。班里有两个女同学开始针对我,其中一个看着比较男性化的姑娘我已经忘了,另一个姑娘有次我在前面走,她在我身后不到10米的距离,指桑骂槐说我,好像是“真恶心”。 因为是当地贵族学校,我的同学们家境都不错。我也开始要求父母买名牌衣服,有了贵族消费习惯,不想让同学们看出我家境不如他们,甚至不愿意让大家知道我爸开的车挺便宜。因为习惯逃避,高中的经历又不怎么美好,很多事情已经记不起来了。 现在想想,当时班里只有这两个人对我有恶意。但是我却放大这种反应,认为全班人都挺不喜欢我。学习好的优势没有了,不会交际,性格不好,生活也料理的不好,我也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我的行为方方面面也都表现出自卑,走路两胳膊摆动不齐,好像在躲着别人,说话扭扭捏捏声音很低, 看别人不是瞪着人,就是对别人眼光躲躲闪闪,不敢表达自己,甚至不敢和别人说话。只有在最好的朋友于黄面前,我才会和她大声嚷嚷,大声笑,甚至发脾气,才算露出我的本色。 当时的自己才是又自卑又自负,虽然说没啥拿的出手的,又觉得自己和同学们不一样,比他们有思想,会关注他们不关心的大格局问题。不过,还是有男同学说,从我走路姿势就能看出我自卑。也有女同学认为我很柔弱,对我后来能多年北漂很吃惊。 虽然学习不好,也可能有对原生家庭的排斥,我一直坚定要离开我们那个小城市。之后,我就来了北京,来北京之后我不算拼命,但再没有长期颓废过,性格处事也越来越主动开朗,看不出高中痕迹。从读自考开始,我逐渐自觉学习。之后我还混迹过英语角,在那里就认识个不少有思想的孩子,数量和比例都超过我们市的重点高中。 工作后我成了高中班上少数在一线城市的白领,无论是同事,还是接触到的其它人,一水的名校毕业生。之后在媒体行业、读书会、706青年空间还认识很多远比我在“大格局”领域积累多、关注多,同时还有情怀,为人正直、不物质的人。 我开始读书,开始主动约见各种有才华,能为我带来启发的才子才女们。现在,我已经离开家乡12年,还在去年遇到升职加薪的机会,做到一个行业媒体的中层。但今天想到,我有的北京土著,似乎就总不能表现肆无忌惮,还有些畏缩。其它时候,当我面对一群名校毕业生,在国外生活多年或是见识过更多能人的人,还是会眼神不自然,讲话不连贯,走路像要躲着人。和他们聊天,我也生怕被对方看出我的无知。 与这类人接触,我有一种被打回原形的感觉,我在装作是个文化人,装作抛开家乡,融入大城市,装的和他们关心了解的话题一致,但其实我还是那个小时候在矿上长大,从小城市来,高中没好好学习,没上过大学的姑娘。 我对人炫耀看过的书,见识过的人时候,或多或少像那些虚荣向上攀爬的凤凰男。甚至问自己,我选择的几个男朋友,读重点大学的初恋,加拿大长大的前男友,大学教书的王老师,是否当时都有出于虚荣,为了对别人展示,我找到这么个男朋友说明我虽然学历低但不是没文化,我要是和这个人一起结婚生孩子,就脱离原生家庭、我出身的阶层、还有大同。想要留在北京本身,也是为了对自己和别人说明,我实现了逾越阶层。 这时候察觉到,自己其实心里有等级,不然为什么会对有的人放的开,有的人不敢开玩笑,缩手缩脚呢。我从心里就没有对人做到不卑不亢,会为人心里划等级,一个人一旦心里对人有高低排序,自然就会对她认为高的那群人有自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