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記事(三):回想当兵那一年,我在圣公会中学

前来机场迎接我们的校巴再熬过了漫长的塞车之后,终于在晚上九点驶进中国城,转近窄小的巷道,将替代役们依次置于各校门口。他们扛著行李箱、消失在建筑物的走廊尽头,只剩大门将坏未坏的日光灯管兀自闪烁。我跟同梯伍建宗最后才下车,这辆校巴是我们的服勤单位圣公会中学派来的。
基督教圣公会中学(St.Stephen's High School)在中国城一条叫做Masangkay的街上,今年迈向创校第九十七年,是马尼拉一所历史悠久的华文学校,在菲律宾侨校普遍沧桑的风景中显得格外坚毅。
服勤单位是替代役的术语,常常被当做基础训练后的考试题目,这个考题是这样的:服勤单位跟需用机关有什么不同?考试的成绩决定了你选择服勤单位的顺序,高手过招时,决定胜负的往往就是那些微的差距。可惜我事后才晓得。
替代役是隶属于内政部的役别,工作内容大抵是协助内政部各单位的行政作业。需用机关指的便是内政部底下的单位。例如我们这些派赴菲律宾的海外教育役,需用机关是侨务委员会的侨教组,服勤单位则是与侨委会有合作关系的菲律宾侨校。
在台服勤的教育役,工作内容通常是协助校务,而我们这些以中文、应用华语、英语、资讯等专长资格申请的海外教育役,则可以直接单任教学工作。比在台湾的服勤单位自由、领到的薪资比其他役别要多、工作内容似乎比较有意义等,都是众人选择赴菲服役的重要动机。
在选学校的时候大家各有考量,有些人喜欢待在马尼拉过都市生活,也有人希望倒外岛享受无敌海景、淳朴乡村。但是在到来之前,谁也不晓得具体情况,指能靠著文字介绍和上一届学长的心得感想,判断哪里才是该去的地方。
每间侨校提供的待遇不尽相同,像天主教崇德学校额外提供生活费,宿舍也最好,一人一间房,还在总统特区,学校旁边就是总统府;天主教培德中学甚至给替代役赚外快的机会,帮学生做课后辅导;而我选择圣公会中学的理由是,它的宿舍有号称全侨校最快的网路,而且是唯一有游泳池的学校,就在宿舍旁边(只可惜我一次也没下去过,不知要维修到何时)。
校名跟小时候看的港片「开心鬼」里出现的学校相同,也许是我对它特别有印象的原因。
因为兵役,我在圣公会中学当了一年的老师。在此之前,老师这行,从来不曾出现在我人生规划的选项中;我俩拉著行李穿过学校大厅,门警Rocky为我们打开铁门,走过升旗台旁的廊道,宿舍就在体育场的尽头,一栋两层的老楼房。我们把行李箱搬到二楼房间打开、铺上各种杂物,再把电脑往桌上一放,就这么凌乱倒退伍。
回想起那天,似乎又能感觉到雨季夜晚浮躁的闷热,躺在宿舍的单人床上摸著顶上才长出来的短硬头发,接下来的日子,那么新又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