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更进一步——存在本体,理性认识
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存在本体论,在黑格尔绝对理性将理性本体论极尽完善后,提出了对其根本上的革命性挑战,又回到康德自在之物的讨论之中,在人类理性取代上帝成为本体存在之后,人类感受到了上帝死亡后自身心灵的虚无,当上帝消亡之后,理性占据了人类生存的精神高地,科学技术资本物质成为理性忠诚的对象,我们在理性法则的驱动下无休止地在其中奔波,理性在规定一切的同时也规定了人类自己,人类在理性的强大的笼罩之下,是人力资源,是商品,是解剖对象,却再也不可能是人的存在本身。理性规定错误地超越了存在本身。
存在作为世界的本体,是自在的,不依赖于理性而存在,存在自身就是存在,如果没有理性规定之下的有序的框架,或者说人类压根如果没有理性的话,存在依然是自在的,他不同思维同一。
思维或者说理性的全部才能在于它的认识能力,用一个个范畴概念来将纷繁流变难以把握的存在分类规定,以构造出一个可把握的有序的概念世界或思维世界,基本上通过语言来表现。这种认识能力不断发展为反思的能力,从认识外在的世界到认识自我本身。
但是现代历史进程中资本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误以为理性的能力是无穷的,甚至产生理性本体论,认为世界之所以可能是由于思维的存在,我思故我在被极端化。
实际上当代必须回归的哲学本体论观点就是存在本体论,思维理性作为人特有的认识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但是人类并没有脱离动物的范畴,更没有脱离“存在”的范畴,作为存在的一部分,或者说作为“存在”本身,人载有存在的一切属性,人服从于存在意志,或者说“生命意志”,人无时无刻不处在生存场之中,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心情”、“领会”、“言语”之中,而理性给我们一把火炬,照亮了这一切,我们得以认识存在,认识即部分自由,至少意味着理性的精神的自由,即使我们仍然是“存在”的奴隶,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存在”法则的支配,但我们至少认识了存在,认识了自我,从理性的层面获得了自由,即自由意志。
但是仍然要明确存在的绝对性,它是一切创造的可能性,它是建造概念大厦的唯一素材,理性不能凭空捏造出非存在的一切,理性所能做的是自由地在存在的海洋中傲游,它不可能离开海洋而存在,他不能离开存在而存在,但在存在的海洋中理性是自由的,只不过它的自由是有限的。存在以存在的方式存在,而从不以思维或理性认为的方式存在。
而存在似乎包含无数的可能性,浩繁流变,理性的每一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可能性的范围之中。这里存在可能是无限的,而理性则不断地逼近无限。
另外非理性的精神的一部分是人的身体与精神的混合过渡段,可以叫作直觉或感受,直接通过本能去领会存在,因为人本身就存在于存在之中,所以人本身就具备存在的一切,也可称为生命意志。因此直接地领会存在是根本性的。
因此人的生命的本体就在于存在与思维,或称为生命意志与自由意志,生命意志是先验的本能反应,无条件地服从于存在的一切法则。自由意志是人的特权,足以在存在的范畴内自由地傲游,但仍然囿于存在的本体与法则。但这自由已经足够我们人类花费无数的时间去追寻和坚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