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见到的石窟造像壁画之美
查看话题 >所见佛教美术选1.3、1.4:元明清、民国以来(~20.01.17)
元朝时,雕塑表现为僵硬粗糙的写实风格,装饰和服饰更趋于浮夸。宗教雕塑很少能产生更深刻的精神鼓舞作用。明朝雕塑并未沿袭,纪念碑式的重要宗教雕塑也无创新。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具有装饰效果的青铜像、木雕、象牙雕和瓷雕,但是,我们却从未听说明朝有真正的纪念碑式石雕或木雕。
—— (瑞典) 喜仁龙 《中国早期艺术史》

【注】整理说明详参前两篇。石窟壁画年代仍据《中国石窟》为准。
●元代
01.元代布袋弥勒坐像
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第45龛,龙泓洞外北侧,中年男像。

02.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水月观音坐像
飞来峰第92龛。冷泉溪北岸,元代汉式造像。

03.元代菩萨坐像
飞来峰第80龛,冷泉溪南岸。元代汉式。头戴宝冠,饰有化佛,左手托莲蕾置腹前,右手上举胸前,掌心向下,与左手作合抱状。

04.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造多闻天王骑狮像
杭州飞来峰造像第75龛,右手握伞幢,左手执银鼠。

05.西夏-元代炽盛光佛与天象图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南壁。上海宝龙美术馆,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复制品。
第61窟开凿于五代,元代在此窟前修建木构佛堂,命名为皇庆寺。炽盛光佛手执金轮,车尾插龙纹旌旗,九曜星神三面簇拥,廿八宿列队云端,上方还有黄道十二宫虚悬碧空。
其中双星座为两身蒙古装幼童,或可作为元代绘画的佐证。但画面的艺术表现应属于西夏末至元代初年。形象蕴藉、庄重,布局得当,画工精致,当出自高手。炽盛光佛的信仰自唐中叶以来皆有画制,此壁在现存实物中较晚,却是最好的一幅作品。
炽盛光佛即金轮佛顶尊,从佛身毛孔能放射出炽盛光明,主消禳灾难。元帝佞佛,皇庆年间,全国灾异频繁,当时统治沙洲的西宁王速来蛮在此窟前建皇庆寺,并绘制炽盛光佛以图消灾弭患是合乎情理的。


详考见上篇“北宋景德二年木刻梵文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条。更多关于炽盛光佛的研究,或参考《艺术史中的汉晋与唐宋之变》。

06.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药师经变图
2019申古博、刘向红、申展桥、申吴舟、李涛涛摹绘复制,500×297cm。杭州西湖博物馆我心相印山湖间:西湖佛教艺术展。


元代药师佛经变图局部,月光遍照菩萨。王岩松、白翔、管莉、王闪复制2017,原址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敷色淡雅。身形较小,侍立主尊后。月光冠上有宝瓶、日光冠上有化佛,当模仿自西方三圣图像。

元代药师佛经变图局部,日光遍照菩萨。王岩松、白翔、管莉、王闪复制2017,原址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元代药师佛经变图局部。2019申古博、刘向红、申展桥、申吴舟、李涛涛摹绘复制,500×297cm。


元代药师佛经变图局部,主尊正中下方右侧供养人头像,赵怡复制。

07.元代千手眼观音变
莫高窟第3窟北壁,作品依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绘制。莫高窟元代洞窟很少,除第465窟外,元代晚期的第3窟是最重要的代表窟。
两旁为吉祥天与婆薮仙。下面跪有象头神、猪头神,为唐代的新式图像,表示邪恶受到观音与佛教诸神降服。带有象头冠、猪头冠的象足、猪足均在颈部打结。此处象头神即恶神一面的毗那夜迦,因为唐代以来护法主要由天王力士、明王承担,早期的杂密护法神毗那夜迦只能沦为恶神(障碍神),这是汉传密教的一个特点。
猪头形象的毗那夜迦神由象头人身男女抱持像而来,之所以变成各自胡跪是对汉文化的一种折中表现。(王惠民《敦煌佛教图像研究》)

元代千手千眼观音,依据佛经千手眼观音持有多种法器,但画中持有甚少,应是画家为了有更大的空间画千手眼而有意省去的。画家善用各种线描塑造不同形象,图中观音的四十余大手均以纤细有力的铁线描勾勒,表现出手臂的丰腴、手指的灵动,还可见兰叶描用来表现衣物锦缎多变的形态,钉头鼠尾描用来表现护法金刚富有力量的强健肌肉,高古游丝描表现头发的飘举飞扬。不仅是元代莫高窟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弥足珍贵的精品佳作。

透过艺术,人们能非常清楚地看出菩萨渐进而明确的性别转变。自十世纪某个时期开始,观音经历了重大而惊人的转变。到了十六世纪,观音不仅彻底中国化,而且成为最受人喜爱的“慈悲女神”(耶稣传教士所创名号)。在所有传入中国的佛教神祇中,唯有观音顺利成为真正的中国女神,其本土化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至于许多不熟悉佛教的中国人甚至不知道观音源于佛教。
—— 于君方 《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
明代德化白瓷的釉,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对着光照看,可见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输出欧洲较多,法国人称为“鹅绒白”、“中国白”。
—— 冯先铭 《中国陶瓷(修订本)》
●明代
01.明代弥勒佛
山西省高平市朝王珊征集,山西博物院。

02.明代铜佛头像

03.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三彩琉璃观音像


04.明代五彩悬塑观音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重塑,高3.4m,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闲适自若,端庄恬静。

05.明代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
天津博物馆。何朝宗是嘉靖、万历间德化窑瓷塑名家。

06.明代何朝水制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07.明代何朝宗制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08.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09.明代白釉观音坐像

10.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明代菩萨像

11.大同善化寺山门,明代天王


12.北京智化寺如来殿,一佛二护法像
女相化的大梵天(图右)与帝释天(图左)。

大梵天服饰彩绘。

帝释天服饰彩绘。

13.明代韦陀立像夹纻

14.张掖大佛寺,明代降龙罗汉

15.明代德化窑“张寿山”款负书罗汉像


16.明代鎏金铜罗汉立像

17.明代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18.明代铜达摩像

19.明正统年间,定光佛舍利塔刻石一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无量光佛与胁侍菩萨。明代修塔甃石,线刻艺术精品,采取阴阳互倒、粗细并用的刀法刻成,1976年唐山地震时发现于通县次渠辽代麦庄塔。高80cm,宽43cm,厚17cm。

明正统年间,定光佛舍利塔刻石二,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观音菩萨高36cm、宽35cm、厚17cm以下同。

明正统年间,定光佛舍利塔刻石三,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大势至菩萨。

明正统年间,定光佛舍利塔刻石四,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韦陀像。

20.明代四大天王,北方天王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山西博物院。宋元之后,四天王手持象征着风调雨顺的法器,已成为明显的识别特征。

西方天王

东方天王

南方天王

21.明代大威德焰发德迦明王
山西右玉县宝宁寺征集,山西博物院。又作持明金刚,妙吉祥菩萨化身。

22.明代天龙八部诸神众
山西右玉县宝宁寺征集,山西博物院。
八部,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

●清代
01.清代木雕菩萨像
南京博物院。仿古作品。

02.清早期德化窑观音像
浙江博物馆-孤山。
“瓷塑是纯粹的艺术品。逼真传神是人们对一件艺术品的最高评价。”——浙江博物馆-孤山馆,清早期德化窑自在观音像简介导语。

03.清德化窑白瓷观音塑像

04.清代德化窑白釉“许云麟制”印款坐狮观影像

05.清代筍江制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06.清代德化窑白釉童子拜观音像

07.清代德化窑送子观音瓷塑

08.清晚期江伯祥造瓷塑罗汉

09.清代红木雕苦行僧
南京博物院。高20cm,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成为红木摆件等工艺雕琢的中心区域,这件是苏工的代表,圆雕正在修炼中的梵相老者,全身无衣蔽体,双目深陷,颧颊暴突,肌骨嶙峋,作低头冥思。

10.清雍正时期仿哥窑露胎达摩立像

11.清代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12.张掖大佛寺藏清代十八罗汉画卷


13.麦积山石窟第9窟4号龛明清壁画,共命鸟
童子脸,图左一脸嗤笑样。

●藏传
01.智化寺轮转藏顶部,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佛施智拳印,袒右肩,袈裟斜披下来,腿部衣纹向上收,具有典型的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特点。
藻井转角浮雕卷云纹及顶部斗拱。藻井顶部坛城以五方佛四佛母和四天王种子字组成,每个梵字代表一尊佛,中央梵字代表毗卢遮那佛,与轮转藏上方的毗卢遮那佛坐像行程呼应。

藻井。

02.明代西藏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

03.明代西藏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
成道像。两侧各有弟子,为舍利弗、目犍连。身后圆光雕有十八罗汉。十八罗汉左右对称排列,下端左边为布袋和尚、右边背负经箱的羯磨扎拉居士。背光顶端雕本初佛金刚持,佛座正面浮雕四天王。

04.明永乐铜鎏金观音像
首都博物馆“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青海省博物馆藏品,原在青海乐都瞿昙寺隆国殿 。
豆瓣 “王牌讲解员” 2019-06-27 08:51:57的广播有具体讲述这件艺术品的价值,可参。

05.明永乐鎏金铜观音坐像

06.明早期(15世纪)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身躯壮硕,肌肉饱满,全身镶嵌宝石。有八臂十一面,十一面分五层排列,容貌不同,寓意各异。前三面为欢喜相,左三面为嗔恚相,右三面为白牙上出相,最后二面为暴笑相,头顶佛面为阿弥陀佛。八臂中二合掌,其余右三分别持有佛珠、仁兽皮、法轮,左三持有莲花、宝瓶、弓箭(已佚)。整体造型完美,做工精致,装饰繁复讲究,是一尊罕见的明代十一面观音佳作。

07.清代弥勒菩萨像

08. 19世纪铜鎏金嵌宝绿度母坐像
藏传佛教中观音的化身。莲座下饰有卷草纹,与罗布林卡藏的一尊19-20世纪绿度母立像高度一致。

09.明代西藏铜镀金上乐金刚像

10.元代藏中风格,铜镀金度母像

11.明代丹萨替风格铜镀金佛母像

12.明代铜鎏金妙音佛母坐像
陈业、傅燕捐赠。藏传佛教中的智慧文艺女神,文殊眷属。通体鎏金,不镶嵌任何宝石,也是明代造像、尤其是永宣造像的特点。

13.明代西藏铜镀金罗睺星像
罗睺星原为西藏苯教信奉的曜神之一,后被莲花生降服为佛教护法神,为宁玛派三大不共护法之一,藏语“喇呼啦”。十头,其中八头戴花冠,第三层正中为乌鸦头,顶部有佛头。有四手,持弓、箭、杖、绳索,蛇身绕三周。

●民国以来
01.铜雕水月观音
1992年李真(塑)。苏州博物馆,佛陀·中国——甘肃省博物馆藏早期佛教文物展。
与国博彩绘木雕观音坐像十分相似。

02.千手千眼观音
2000年7月,杨惠姗制作,树脂,L180cm,W140cm,H230cm,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03.苏州光福铜观音寺屋檐四天王

04.敦煌莫高窟飞天像

05.苏州寒山寺藏经阁屋顶装饰

06.华严经变白描稿
2019年申古博、刘向红创摹,一共两幅,杭州西湖博物馆,“我心相印山湖间:西湖佛教艺术展”。
三狮应该是参考自榆林窟密教卢舍那,卢舍那为华严学说信仰的主尊。由此可见作者创作参考思路。



07.净
2018年,刘向红创作。杭州西湖博物馆,“我心相印山湖间:西湖佛教艺术展”。

08.供养菩萨造像
1945年,张大千,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书画馆。

【系列链接】
【附记】该系列最后的三种,涅槃、纹饰装饰、塔柱由于数量较少、较为单调,改为下次集结时再一起放出。第一批集结至此完结。
-
豆友7iloc-hrGw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5 11:13:23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24 21:35:03
-
rebecca2112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4 13:37:50
-
dong808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06 00:12:52
-
豆友216677368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2 14:29:3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7 20:21:43
-
Way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3 08:08:02
-
不靠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3 10:11:36
-
包子在入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7 21:00:33
-
从风飘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0 20:04:4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7 10:07:53
-
蒋麺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3 15:48:05
-
白某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7 20:59:56
-
沉舟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4 01:39:27
-
炳燚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4 10:12:10
-
小曦是天才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31 14:23:38
-
杨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12:54:51
-
兔葵燕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7 11:08:12
-
睿武端毅弘文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6 17:33:52
-
huse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18:46:35
-
酱油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01:39:06
-
云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11:59:14
-
小北猪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5 22:31:3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5 14:31:39
-
志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5 13:07:29
-
笑牵衣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4 08:30:26
-
哲夫成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4 08:16:12
-
断肠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8:11:00
-
感冒的河马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8:04:43
-
吃饭坐小孩那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7:48:41
-
小红豆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7:44:42
-
汀洲自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7:41:02
-
豆友15971087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7:12:51
-
阿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7:01:55
-
若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6:57:51
-
舟逝江海余生寄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16:55:55
苏台栖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汉熹平石经 | 上海博物馆藏 周易残石其一 (17人喜欢)
- 苏州博物馆 | 宋绫本范纯仁告身卷 (18人喜欢)
- 水神、龙属与木头 | 小说探源习作 (39人喜欢)
- 读东山西坞《刘公猛将神祠记》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